阿力木江·牙生,男,维吾尔族,共青团员,24岁,新疆阿克苏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原2017级学生,2019年9月-2021年9月,响应国家号召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32147部队。2021年9月,返回学校继续学业,现为土木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曾荣获“优秀新兵”、“四有”优秀士兵、旅高炮专业比武装填手第三名、“三十佳老兵”等荣誉,并授予嘉奖两次。
“你当初为什么来参军?”这句话从我入伍到现在,在我的耳边就没有停过,我的回答是:为了体验部队生活,为了锻炼自己。而在我内心深处却有另一个答案——我要改变过去的自己,去磨砺,去成才,去圆梦。
磨砺自我,坚定参军报国志
离开了大学的象牙塔,走进纪律严明的军营。当梦想照进现实,落差油然而生。学生时代的自由涣散仍然存在,虽然迫切地希望转变,但批评与指责总是在所难免。心中的难受委屈和急于被认同的思想焦躁在每个夜晚,成了我辗转反侧的痛苦。我一遍遍提醒自己,手型要贴紧,身体要站直,形象要立好。
每天的体能训练更是我当兵之初的恐惧,一听体能训练的哨声,我就会条件反射般双腿发抖、心头发颤。记不清做了多少个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只记得握不住筷子的无力感和手掌脱皮的疼痛感;记不清深蹲了多少次和蛙跳了多远,只记得夜晚睡眠中的疲惫感和走路都要摔倒的虚弱感;记不清练习战术基础动作时多少次膝盖撞上石头,只记得膝盖上的青紫越来越多;也记不清练了多少次冲刺和长跑,只记得迷彩服被汗水浸湿的冰冷……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身体素质一步一步的增强。
现在的我时常感慨:人总要去一些地方,经历一段故事,认识一些人,思考一些问题,才能成长进步。部队是个大学校,是让我成长的沃土,让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有和我并肩战斗、同袍同泽的战友,有提醒我戒骄戒躁的排长,有鼓励我再接再厉的首长,还有崭新的、收获成长的自己。踏入军营后的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体魄,磨砺了自己的意志,也更加坚定了报效祖国的信念。
不惧困难,争当部队优秀兵
下了连队后,我的岗位是一名炮手,这意味着我的军旅生涯才真正开始,但是我和老兵的体能、专业、军事素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过几个月还要去演习,时间紧任务重,我暗下决心,在演习之前把所有的科目练过硬,随时间的推移,我的努力初见成效,在演习之前我所有的科目都合格了,并且我的武装三公里已经位列连队第一名。
几个月的准备也到了真正演习的日子。有句话叫演习就是战场,演习真的很苦很累,有时候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还要高度集中精神。记得那些日子我上过山,下过海,也坐五天五夜的火车到过西北大漠,扛过枪、投过雷、瞄过飞机、打过炮,慢慢的这些成为了我的日常,我也蜕变成一名专业素质过硬的士兵。任务一个接一个,演习结束后又执行专项任务,还参加了军事运动会,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2020年底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在部队,所有的年轻战士都渴望建功立业,我也不例外,于是暗自定下目标,我要参加武状元比武拿到名次。就这样我便开始投入训练,每天一个动作反复的练,也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兵,怎么才能把动作做到位。由于比武时昼夜都要比,所以晚上也要练,但是晚上什么都看不见,只凭肌肉记忆去操作,我已记不清受了多少次伤,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指甲盖都掉了,新的指甲半年多才长好。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得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不舍军营,整理行囊再出发
部队生活按部就班进行着,在练专业的同时我也在强化体能的训练,想要在军事运动会上为连队争荣誉,也为了给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单杠、武装越野、四百米障碍等科目每天都在坚持训练。但是过了几个月后听到的消息是面临退伍的我赶不上此次的军事运动会,虽然心里很不开心,但也并没有丧气。
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这是一名老兵该有的品质,只是心底渐渐生出了不舍,这种感情随着那一天的迫近变得愈发强烈。在训练时我会把我学到的东西和经验耐心的传授给新同志,也会把连队交给的任务认真去完成,珍惜在部队的每一天。在离开部队的那一刻,我落泪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这情感不仅仅是战友情,更是对自己逝去青春的不舍。
离开军营的我回到了梦开始的校园。两年来我一直铭记当初心底的声音:去磨砺,去成才,去圆梦。如今的我带着蜕变再出发。感谢两年中每天都在坚持的自己,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咬牙坚持,每一块疤痕,每一次受委屈后的自我排解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穿上迷彩,步入军营,成为一名军人,我认为这是我做过最正确、最有意义的决定。
回想这段军旅生涯,那些人那些事,一重重一幕幕,像是电影情节,却也是我青春的真实回忆。在那里我得到了战友情,得到了历练成长,关于当兵这件事,我从不感到后悔,我想很多战友也会有同感,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梦回军营,回想起一同摸爬滚打的岁月,那是我们一生都难得和难忘的回忆,我永远怀念我的战友和当兵的日子。
生命中有了穿军装的样子,无悔!
来 源/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