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3-09-10 13: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王凯教授负责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入

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全国“双一流”建设学科,团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标准,努力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团队成员曾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最美五老”、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服务育人先锋、北京高校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全国煤炭行业青年五四奖章等。

团队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打造了全国首个且连续三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形成了“五个一流”教育教学成果:

建设了一流学科专业,安全工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消防工程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塑造了一流教学团队,入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北京高校继续教育高水平教学团队。

开发了一流教学资源,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1个、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2门和教案2套、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十四五”行业规划教材8部。产出了一流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4),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2013、2018、2018)、二等奖2项(2021、2021),煤炭行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2015)、一等奖2项(2017、2020)。

取得了一流育人成效,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6%,获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优秀毕业设计3篇,北京市优秀毕业设计20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北京市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8个,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90人次,国家奖学金75人次、其中1人事迹登上《人民日报》,在“互联网+”“ 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中获铜奖2项、省部级奖42项。

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彰显担当

团队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面向国际安全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安全生产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技术装备—工程推广”和“灾害机理—预测预警—事故防控—应急救援”双全链条科研创新体系,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开展科研攻关。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60余项,中国工程院、政府部门及企业重点/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突破矿山安全、城市安全等领域重大灾害防治及应急救援技术瓶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3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60部。

团队积极落实“四个服务”精神,面向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社会服务。向国务院、教育部、应急部、北京市等建言献策6项;负责或参与国务院重特大煤矿事故调查、救灾及专家会诊等32人次,完成安全生产培训超3000人次;参与“国家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十四五矿业石油安全学科发展战略”等7项国家或行业规划编写,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组织5名教师8人次赴新疆、贵州等地开展教学科研帮扶,2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进企业、社区开展调研、服务和科普等工作;承担校企联合项目112项,解决了企业难题;承担“一带一路”交流项目2项,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凝心聚力,团队建设蒸蒸日上

团队共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正高21人、副教授15人,45周岁以下教师占68%,团队梯队合理,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形成了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有51人次获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和荣誉称号。

团队负责人王凯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市安全生产领域学科带头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人才、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负责的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省部/行业级科技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煤炭行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江苏优秀图书奖一等奖1项。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经验丰富。

团队参与共建了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应急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12个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与实践育人平台。


来 源/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作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