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聚焦|冬奥离别时,各国代表团说“谢谢你,中国”~
2022-02-23 16:2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参加北京冬奥会代表团陆续启程回国。在延庆冬奥村,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随团志愿者们温暖相送,与队员们重温美好经历,期待再见央视新闻频道聚焦报道了这温情且动人的一幕幕,和小薇一起来重温吧~

分别在即,很多来华代表团都购买了冬奥吉祥物等纪念品,也收到灯笼、福字等中国节日礼品。他们表示,会将这些礼物精心包装起来,把美好的祝福带回国

土耳其代表团助理、我校政党外交学院学生王鹏霖有许多感慨:“作为土耳其代表团助理的这二十余天,有太多感动和难忘的瞬间。记得合影时团长Erdem拉住我们,对我们说‘You're one of us’,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到目前为止,我参加过的所有大型赛事中,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是对我帮助最大的’这些都让我很感动还有Necati等人得知我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时候,打趣我'born of ice',我们像好朋友一样相处。”

王鹏霖与土耳其代表团一起挥手致意

教练Ayaz跟我分享他的经历,介绍他的家庭,让我给几个土耳其小朋友上了一堂短暂的中文课。路上他一直跟我夸奖中国的防疫和冬奥的举办,他说中国真的很棒。我永远忘不了最后临别时,Erdem给我的两个大大的土耳其拥抱,还有所有人留给我们的那句'Thank you for everything'。”王鹏霖说。

 

志愿者吕晓雨来自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在本届冬奥会中担任以色列代表团助理。与以色列代表团告别时,她和伙伴们与代表团互换了徽章,并向代表团解释了徽章上的"BISU"和小鸾的含义。

 

(点击视频号,重温温暖时刻)

 

吕晓雨表示,北京冬奥会中,高山滑雪运动员Barnabas Sozllos取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好成绩,副团长激动地说,"Thanks, China",“看到他们的笑容,听到他们的感谢,一切忙碌和辛苦都有了意义,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圆满完成了以色列代表团助理工作,我也为成为冬奥的‘一片小雪花’而感到十分荣幸”。

志愿者侯雨萌、吕晓雨送给运动员小鸾徽章

秦馨雪与运动员在一起

来自高级翻译学院的秦馨雪担任阿根廷代表团助理。回忆精彩的冬奥故事,她说:“开幕式时,我和他们一起去了鸟巢。他们走完入场式后,我就和他们坐在了鸟巢的观众席上。身边的一位运动员扭头问我‘中国队是第几个出场’,随后还和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呐喊助威。当时,我就感觉他们真的好友善。临别那天,我们一起合影留念。他们送了我们每位NOC助理阿根廷队的队服。随队的女官员很亲切地凑到我们身边,告诉我们‘以后去阿根廷记得来找我们玩’。我们碰拳告别。天空中飘下细碎的雪花,融化在我们轻碰的双拳上,带来了一丝寒意,但此时此刻,我的心却因这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热情而倍感温暖。”

志愿者与安道尔代表团一起挥手致意

来自经济学院的盛歆怡也与安道尔代表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冬奥会顺利圆满结束,我作为安道尔代表团助理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安道尔代表团成员并不多,但通过短短一个月不到时间的相处,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离别匆忙,此次冬奥会受疫情影响,我们无法摘下口罩让他们见到我们微笑,那就许下承诺,等世界戮力同心战胜疫情,我们长城脚下、比利牛斯山脉上再见。”

安道尔代表团团长 Jordi Orteu Fort在采访中表示,“这是我们追的冬奥吉祥物,我们要带上飞机,送到我们国家奥委会。作为北京冬奥会纪念品,还要带上床上的有冬奥标志的抱枕。这是我跟随队志愿者在元宵节做的灯笼,我会带在身上,作为纪念品放到家里。”

卢森堡队高山滑雪运动员 Matthieu OSCH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们有一流的比赛,一流的训练条件,这让我幸福满满,可惜不能待更久些。我在这里交换徽章,我们收集了很多不同的徽章,像硬币等等各种形状的,我有很多徽章,我把这些带回家,它们会时常让我想起中国。”

临别时分,队员们纷纷用本国语言和汉语道别,期待再见。


我校冬奥志愿者许泽卿同学

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

外国代表团完赛回国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员们陆续返程,告别这次冬奥之旅。作为一名延庆冬奥村志愿者,我不仅感受到了运动员们为实现梦想奋力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亲身经历了赛场外的一幕幕温情暖心的瞬间,外国代表团和志愿者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之际,他们纷纷向志愿者和北京这座城市表达感谢,期待未来再相聚。

 

一天,一位外国代表团官员拎着两个大包来到服务台,对我们说:“你好,这些是我们给各个代表团准备的一点心意,请帮我把它们放在代表团的信箱里,谢谢。”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另一份小礼品递给我们:“这些是给前台各位志愿者的小礼物,是我们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徽章,上次出了个小插曲,感谢你们及时的处理和帮助。”

 

 

听到这番话,我们都感到十分幸福,也向他表示:“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是我们应该做的。”为了回应对方的热情感谢,我们和他分享了两句中国俗语:“中国人讲究‘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份礼物代表了外国友人深深的情意,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藏的。热情好客也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给这位外国友人讲解了这两句俗语的意思,他理解后表示要将这两句话记下来,讲给他的孩子听。

 

今早,一名代表团助理向我讲述了她的故事:“我所服务的代表团昨天回国,我完成工作后就早早入睡了。今早打开手机,我惊喜地收到了他们给我发的许多条信息,有来自运动员的感谢语音,还有来自团长的一大段文字我看到后感到无比感动和幸福,今天一天都有好心情。”

 

助理拿出手机,跟我分享这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助理的辛勤工作和努力,我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很好地完成了工作。我们很尊重并且十分感激你们,希望你多保重,我们保持联系!助理欣慰地说:“工作挺辛苦,但我觉得没有白干!期待能和他们再相聚。

 

今天的工作中,我们陆续接待了不少即将回国的外国代表团。工作间隙,我询问他们有没有留念和不舍,听到最多的答复是:“我们期待还能再次来到中国,来到北京,我爱这座城市!

 

一位官员说:“我很喜欢中国的春节和元宵节,饺子和汤圆都太好吃了。昨天元宵节,我跟志愿者学习了做灯笼,我要把它带回去给我的小儿子玩!”另一位运动员也向我们表示:“我喜欢冬奥村里的娱乐项目,VR体验很酷。”

 

“感谢各位志愿者,感谢北京,感谢中国!”也成为了这段日子里我收获的最温馨的话语。

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圆满收官

下一阶段,我校服务冬奥师生

将重整行囊,继续以

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儿

服务冬残奥会

为每一位出彩二外人点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校团委

素材来源 | 央视新闻 

记者 | 张景 杨凯

素材统筹 | 余甚蓝 刘晨阳

冬奥日记 | 许泽卿

图片 | 央视新闻 志愿者供图

文案 编辑 | 于珊珊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作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