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名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谷慧敏教授继2021年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之后,于2022年再次入选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谷慧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共享经济、旅游危机管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旅游企业、现代服务业与科技智能相结合的行业场景,近年来在国内外工商管理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较高影响力论文。
2021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遴选方法,最终得到4701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
该榜单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门类的84个一级学科,此次高被引学者的基础数据提取使用了进一步优化并更新后的爱思唯尔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已覆盖111个学科),这项文章级别的映射使得中国学者的学科归属、学科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契合中国学科设置的学术研究生态,完善并科学、精确地描绘了中国学者的科研产出,为进一步梳理、分析和研究学者引用表现提供了有效帮助。据统计,本次共319所高校有学者入选。
谷慧敏教授所属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源于1979年成立的旅游干部培训班,是全国最早开设旅游专业的四大院校之一,是唯一曾隶属原国家旅游局的高校,是全国旅游管理高校中少数保持专业规模传承并大力发展的院校。现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本科专业,旨在培养“中西融汇、文理复合”的文旅产业领军人才。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学院中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以及北京市特色专业。
学院国际化特色鲜明,与100余所海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4月13日,旅游科学学院“海棠文旅大讲堂”邀请美国休斯顿大学助理教授贺泽亚作题目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感知:大数据vs小数据”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有利于广大师生更好地把握国际学术前沿,提升科研学术能力,扩大了北二外旅游学科的影响力,为旅游管理高精尖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院对学科建设的重视下,学院众多毕业生在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盟、国外旅游局和旅游跨国公司等国际机构担任高管。
同时,二外旅游科学学院有着“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人文与科技复合”的培养特色,高度重视专业与外语、人文与科技的融通培养,通过42学分的专业必修英语课程考核后,授予英语专业双学位,还可选修其他语种。此外,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的运用能力,重视多学科交叉前沿理念的塑造。
本次谷慧敏教授再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突出体现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做出的重要贡献,显示出北二外旅游管理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学习旅游管理高精尖学科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素材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官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微、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