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中国鲁迅研究会2022年会暨“鲁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范式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2-11-15 21:1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鲁迅是二十世纪伟大的

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立人”思想、爱国主义

和国际主义精神

深刻映射了20世纪中国人

谋求民族解放和社会革命的

历史要求

11月5日至6日

中国鲁迅研究会2022年会

暨“鲁迅研究的历史回顾

与范式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成功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鲁迅研究会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承办,是一次内涵十分丰富的鲁迅研究年会。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180名学者和博士生,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位著名专家,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聚首我校主会场和腾讯会议云端,共同就鲁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鲁迅的思想文学精神以及世界影响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董炳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董炳月,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学会副会长赵京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学会原会长孙郁,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张旭东,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小川利康等海内外学者嘉宾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由科研处处长常静主持。

 

图片

线下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程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指出,鲁迅是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立人”思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深刻映射了20世纪中国人谋求民族解放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要求。同时,程维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方针与定位、学科专业优势以及中文学科发展特色等内容。她表示,希望借助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我校中文学科发展、学校理论研究和新文科建设。

 

董炳月在致辞中表示,鲁迅研究进入新时代以来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及时回顾学术研究的历史并努力推进范式的更新与重构。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并形成了多元的阐释架构,但学科细化也带来了“碎片化”的倾向,我们需要面对21世纪的时代课题,努力开拓鲁迅研究的新方法新视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研讨会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

 

研讨会共设四个大会发言板块和八个分会场,分别围绕鲁迅研究的历史与问题、海外鲁迅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东亚鲁迅传播的思想史意义、21世纪鲁迅研究的方法论建构、鲁迅本体研究与世界影响等六大议题进行全方位的讨论。孙郁、张旭东、小川利康、汪卫东、李怡、张钊贻、黄健、黄乔生、李冬木、寇志明等著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还特别设置了“青年论坛”和“博士生专场”以及中学语文鲁迅教学分会场,成为亮点。

 

图片

赵京华老师在会议上发言

 

闭幕式上,赵京华做学术总结。他高度肯定了此次学术研讨的重要意义,并期待鲁迅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和范式重构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以推动21世纪鲁迅研究的纵深发展。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洪波教授致闭幕词,他对海内外嘉宾的参会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此次研讨会能进一步推动我校中文学科的建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文字 | 郭刚

图片 | 唐艺文 

来源 | 文化与传播学院

编辑 | 武艺琦

若需转载 敬请联络

 

图片
图片

作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