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第三届“助学圆梦育新人”学生资助评选宣传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学校推荐、专家初评、综合打分等环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杨旭伟获评“首都资助育人优秀工作者”,英语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董玡男获评“首都校园励志人物”。
文化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杨旭伟
六年来,杨旭伟辛勤耕耘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第一线,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以敬业之心,做好资格认定、奖助学金评定等工作。在校党委学工部的指导支持下,杨旭伟结合外语院校特点,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为主线,探索在资助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建构“文化﹢资助”育人模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杨旭伟的陪伴和指导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其中,20余人获得“勤工助学之星”“翔宇励志榜样”等荣誉,多人考研成功。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立志成才、感恩奉献,带着梦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此外,杨旭伟还受聘北京市“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赴多所学校开展资助宣讲、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将资助政策传递给有需要的学生,更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理想信念播向莘莘学子心田。
英语学院本科生董玡男
董玡男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董玡男成绩保持在全系前5%,多次获得二等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她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曾担任学校双语话剧社副社长,在“致敬泰戈尔话剧巡演”活动中获得优秀个人奖;积极参与学校的武术社训练,获得了“首都高校武术比赛集体项目”一等奖与“女子刀术比赛”第七名的成绩。
同时,董玡男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参加了“2022冬奥有我”宣传短篇制作等志愿工作,202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翻译专业继续学习。从大一到大三担任学校资产与管理部门的学生助理,她认真负责的态度获得了老师们一致好评,获得了“勤工助学标兵”荣誉称号以及有关部门的推荐信。
图片截于现代教育报
北京市第三届“助学圆梦育新人”学生资助评选宣传活动由北京市教育资产与财务管理事务中心主办,最终评选出30名“首都校园励志人物”和 30名“首都资助育人优秀工作者”,全面展现了学生资助工作在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资助育人及学生资助促进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在校党委领导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加大资助力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资助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有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一直以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学生为中心,履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调整完善学生资助规章制度20余项,大力推进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绿色通道等业务板块上线运行,为精准资助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北二外开拓多样化的资助举措,在困难学生有需要的时候为其发放专项流量补贴、启动临时困难补助专项申请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学习大礼包、温暖冬衣大礼包……北二外用一项项温暖的助学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100%全覆盖,将关爱落到实处,送到学子心坎。
在探索适宜合理的资助体系的道路上,北二外从未停止步伐,构建“翔宇+”资助体系,形成了“翔宇+”资助育人体系,从“励本、励志、励德、励能、励行”五个维度搭建多元育人平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以《构建“翔宇+”资助体系多元平台聚力育人》为主题申报的2020年北京市学生资助评选活动中,北二外成功获评“首都学生资助典型经验单位”并接受表彰。
北二外探索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模式、新举措、新方法吸引现代教育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获得上级部门肯定。截至2022年1月,北二外已有3人荣获“北京市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1人荣誉首届首都资助育人优秀工作者,1人荣获第二届首都校园励志人物……
保民生、暖民心,学生资助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面向学生多样化的资助需求,北二外将坚持“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奋力进取,开拓创新,增强资助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素材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网/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