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翻译批评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2024-05-21 10:5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5月18日-5月19日,“新时代翻译批评”第五届翻译批评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8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参会交流研讨。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韩继华,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许钧,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旭,主旨报告、主编论坛主讲专家及主持与谈专家,学校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出席会议开幕式,学校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韩继华代表学校向全体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长期耕耘基础上将继续推动“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向更高水平发展,并以研讨会为契机,为助力广大翻译工作者更好推进文学作品和学术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传播做出更大努力。

许钧认为,翻译批评必须根植于深厚的翻译实践土壤,历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翻译力量雄厚,刘文飞教授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李玉民教授是我国法语翻译界翻译质量最高、翻译数量最多的翻译家之一,傅光明教授新译《莎士比亚全集》在学界亦引起了广泛讨论。他强调,新时代翻译批评学者要讲真话、求真知、出真见,通过翻译批评反思历史、介入当下,让翻译中国与翻译世界有机互动起来,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翻译工作者的新使命。

张旭代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向学校表示感谢,他认为,翻译批评在翻译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对进一步深化学界翻译批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会期内,中山大学二级教授王东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旭,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杨平,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人文社科学部主任刘文飞,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任东升,上海大学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刘泽权,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翻译研究》主编刘云虹,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夏登山,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李金树,《中国外语》副主编常少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姜钰等业内知名专家应邀作主旨报告及主编论坛分享。与会师生在分论坛就经典外译及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批评研究,翻译批评与语域、体裁、文体、叙述分析,翻译史研究等议题展开探讨交流,反响热烈。

闭幕式上,张旭作学术总结,学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营致大会闭幕词,会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成为学校外国语学院翻译批评领域发展的又一新起点。未来,外国语学院将在传承创新中为翻译学科发展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实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来源:外国语学院;作者:李笑川;值班编辑:何雨阳、杨晓菲、梅蓝滋 )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