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第二届京西地区发展论坛在石景山区首钢园三高炉会议平台举办。
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天下午分别以“智赢·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融合·打造京西文旅消费新高地”“实践·焕发老工业城市发展新活力”为主题设置3场平行论坛,邀请来自全国工商联物联网委员会、全联旅游业商会、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等商协会会员单位,石景山、门头沟两区入驻企业典型代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代表近400人进行交流对话。与会者们围绕数字经济、文商旅融合、城市更新等热点话题,从理论、政策、实践、策略四个方面,为推动京西转型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大咖云集、思维碰撞
擦出了怎样的智慧火花?
发改君带您了解~
高屋建瓴,理论先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从国内对存量更新的研究和国外城市更新内涵演变切入,指出城市更新是“社会-空间”发展演进的必然,是增量、存量、高质量的转变。从城市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全生命周期下的城市有机再生是存在、发展、繁荣的持续过程,需要侧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城融合研究中心创始主任、首席专家陈伟提出了三种视野的城市更新,即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新理念新格局下的城市更新。并分享了产城融合的理念框架,指出产城融合是理解城市发展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城市更新模式的创新,即以产促城、以融通城、以合筑城。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创造性地借用中医理论来探讨城市更新,指出中医的突出特征是整体性思维,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系统,而城市更新也应像中医一样,应进行“望闻问切”。
深入浅出,宣讲政策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申立勇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本市互联网3.0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今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北京互联网3.0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4项互联网3.0和人工智能产业支持政策,从核心技术、共性平台、应用场景、生态建设、风险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
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管委会主任贾曦解读了石景山区“1+N”惠企政策体系,向与会者们详细介绍了“石惠十条”在助力企业做优做强方面各项支持政策。
实践探索,案例分析
中交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蒋向国从石景山西部地区城市资源再激活的角度,分享了五里坨民俗文化馆、中交营-半山花海两个文化公益类和文化旅游类项目的城市更新实践。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达明分享了首钢园的发展历程,指出首钢园以超前“人本”为设计理念,国际形象突出,聚焦发展科幻、互联网3.0、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四大高精尖细分领域。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50余家科创类企业入驻,占比6成以上,已基本实现从工业产业园区向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园区转型。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执行董事于海燕从活态工业遗产与静态工业遗产的概念切入,详细介绍了琉璃工艺制品的烧制过程、样式以及北京琉璃厂的前世今生,并推介了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模式——以琉璃古法生产为核心内容,科研、生产、传承、文化四驾马车并驾齐驱、多业态模式运营。
北京中发展智源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瑞分享了中发展集团人工智能生态雨林搭建经典案例——依托中发展集团在AI领域建设整合资源的创新平台,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从基础层、技术大模型层和应用层构建门头沟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子涵结合首钢一高炉·SoReal元宇宙乐园实践案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在XR中创新应用。当红齐天作为首钢园典型企业,以XR技术为核心,全面铺开“5G+XR”产业战略布局,身体力行打造以XR沉浸式交互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文化科技平台。
此外,北京燕京八绝协会会长、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馆长柏群分享了北京燕京八绝创新发展记,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馆长刘晓波介绍了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将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尝试,北京槐井石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克俊分享了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建设经验。
出谋划策,畅想未来
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袁钟楚提出京西工业区成功转型需要遵循4个转向,即转向资源流向、产业方向、生态取向、人们印象。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四大转型路径,即工业区“腾笼换鸟”向现代产业功能区转型、工业区“赓续文脉”向文化创意集聚区转型、工业区“锈带蝶变”向商业消费活力区转型、工业区“打造新IP”向文旅休闲度假区转型。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介绍了工业互联网在数字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工业互联网自身规模较大,对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通信产业等带动效应明显。当前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加速向垂直行业、产业园区拓展,为经济提质增效深度发力,并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下一步要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资源在京西集聚,以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为载体,促进工业互联网领域前沿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应用。
聚焦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推动京西文旅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分享了国内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提出了活化京西工业遗产的总体思路,对加快新首钢地区、“一线四矿”整体开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下一步京西地区要充分利用富集的工业遗产资源优势,盘活“沉睡”资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打响京西地区“工业旅游”品牌。
围绕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主题,博雅华辉泛户外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辉分享了对京西泛户外基地发展构想,提出在京西地区打造“一个基地、N个中心、一个论坛、一个展会、一个嘉年华”发展策略。北京中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磊围绕“赛事赋能京西文体旅泛户外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了京西引领泛户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北京博睿创维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整合营销业务主任王英建介绍了数智体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在京西地区开辟数智体育新赛道,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城市文旅体验。华高莱斯咨询事业部总经理覃文奕提出门头沟应充分利用自身山地特色,对接新一代生活方式,以山地运动计划、山地康养计划、山河课堂计划构建“门头沟路径”,打造属于门头沟的“山系生活”。实现“三地”建设,以文旅驱动门头沟全面发展。各位行业企业代表对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非常新颖的构想和策划,以文塑旅、以体促旅、以旅彰文,对京西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德才以“门头沟区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初步探索”为题,深入介绍了门头沟区文旅资源概况,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下一步门头沟要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将古村古道等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旅游、新农村建设等充分融合,逐步实现文化振兴、乡村振兴。
第二届京西地区发展论坛是京西地区产业交流合作和项目融资对接的重要平台。平行论坛上,与会者们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发掘了京西转型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遇,为高质量打造首都西大门提供重要借鉴。
乘势而上谋新篇。未来,京西地区还将继续承办服贸会、科幻大会,举办好京西发展论坛,全力打造对外交流展示和重大项目招引亮点品牌,努力成为首都功能新载体、产业转型新典范、城市治理新标杆、绿色生态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