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北街25号院和阜外大街甲40号院是“同住”西城区的一对“邻居”。
月坛北街25号院有居民1000余户,阜外大街甲40号院有居民260户,两个小区之间有一条约100米的南北向通道,月坛北街25号院的居民可经此直接去往阜外大街。
近两年,一道紧锁的铁门将两个小区隔开。铁门到底该不该存在?又该不该锁上?月坛北街25号院与阜外大街甲40号院的居民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期《向前一步》现场搭建沟通平台,共同探讨这道铁门的拆与留~
向前追溯,两个小区长期处于开放状态,虽设置了铁栅栏围挡,但可推拉通行,25号院居民可通过此门去往阜外大街,40号院居民也可由此去往25号院的幼儿园、小学、老年食堂等。
如今,上锁的这道铁门改变了两侧“邻居”的生活状态。
25号院居民表示要“拆”——
“这条路我们走了好几十年了,从这里出去坐公交车很方便,把门封上了,我们还得绕路。小区里老人特别多,我们都是退休的老职工,还有些八九十岁的老年人,出去不方便。”
而40号院的居民则表示要“留”——
“这条通道原本就应该封闭,这么多年一直没能封上,已经造成了对我们的很大影响,外来人多车多,导致整个院内环境既不安全也不安静。”
现场,双方分别拿出种种历史文件佐证自己的观点。这道铁门究竟是否应该存在?
随着沟通的深入,问题核心锁定在两个小区之间的道路归属上。
甲40号院居民主张这条路为本院内部道路。25号院居民则认为自1986年以来,这条路一直是通行状态,现在封闭缺乏依据。
这条路究竟归谁?两个小区居民的通行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呢?
经过一天的沟通,这两个比邻而居的院落是否能解开“心锁”,共同守护安宁和谐的家园呢?敬请关注本周日晚北京卫视21:05《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