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进行深入论述、作出重要部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备受关注的高频热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领会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更好地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围绕“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主题开展专题学习,并进行集体研讨交流。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同志主持会议并领学。周浩同志、韩伟同志作重点交流发言,中心组全体成员在会前认真自学的基础上,围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深刻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要求等分别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掌握发展主动权塑造大国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生产实践的推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逻辑,把握关键和重点,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中明确主攻方向、找准着力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时代新机遇下,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北京走在前、作示范?会议明确四点要求↓
聚焦“突破”,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聚焦“占先”,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升级”,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不断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以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双轮”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区域协同优势,更好发挥“一核”作用,面向京津冀协同布局新质生产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问题导向,加快推动“四链”融合发展;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打造营商环境“北京服务”品牌,实施好“北京服务”实施意见,用好“服务包”机制,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新动能带动放大效应,落地一批标志性、有分量的外资项目,切实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在项目谋划建设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下一步,北京市发改委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当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各项工作都要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转化形成系列政策措施,奋力推动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