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责任规划师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践
2021-11-30 09:2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导 读

为贯彻落实《关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石景山分局积极引导责任规划师为辖区内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切实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小区环境品质注入专业技术力量。

老旧小区改造是市、区两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类型,更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消除危险隐患、创造美丽环境、完善社区功能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石景山分局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责任规划师年度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其对属地街道规划建设情况熟悉,群众基础扎实和专业技术力量较强的优势,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全流程专业服务,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局统筹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石景山分局坚持规划引领、民生优先,遵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基本工作流程,围绕落实“七有”“五性”,全力保障居民居住安全,补足社区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通过健全、完善的责任规划师工作机制,为其深入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路径和政策支持。

年初石景山区召开责任规划师2021年工作部署会,对全区责任规划师2021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对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要求实时掌握属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情况,积极提供项目规划咨询服务,协助开展公众参与等工作。

石景山区结合工作实际,探索设立总责任规划师(团队)制度,制定《石景山区总责任规划师(团队)工作办法》,从制定工作建议、组织专家讲堂活动、提供服务支撑、统筹更新引导四方面形成“四个一”的体系化工作内容,按照市规自委、市住建委《关于责任规划师参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从全区角度,对建筑单体、公共区域景观等方面进行审查,不断提升区域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各责任规划师团队“深耕”属地街道,共配合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共计30余个,面对所在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走访调研150余次,配合公共空间提升项目共计58个;开展相关调研超过200余次;提供专业咨询100余次;组织街道公众参与等相关活动次数60余次,多措并举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坚实基础。

垒石助力

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1老山街道

老山街道的小石子们,以老山东里北社区的有机更新工作为经验参考,协同住建委、规自分局、园林局、体育局、城管委等多方力量,参与了老山东里、东里南与西里社区的综合整治改造工作,对老山首钢小区进行了详细摸底,收集各方意见和改造需求,历时近6个月,从景观、规划、建筑多专业协作完成老山首钢小区综合整治设计方案。

责师团队还邀请了70余位居民代表,征集居民对综合整治方案的意见。目前已经结合居民意见,深化完善设计方案,上报区住建委备案。未来,将有效提升5024户,约1.5万人生活品质,为居民真正带来实惠。

老山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前后对比

2八角街道

八角街道的小石子们通过现场踏勘、入户调研、居民访谈、商业调研等方式,对八角街道老旧小区的现状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调研。在党建引领、政府引导、自下而上的前提下,责师团队根据调研的情况不断深化设计方案。

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多轮的设计工作,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的户型、绿化率、容积率、日照等相关要求进行深度分析和研判,协助属地街道有力的推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

责师深度开展调研

八角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效果图

3古城街道

古城街道的小石子们积极参与街道范围内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工作,包括参与十万平小区、古城南路居民区设计审查,共提出设计意见12条;小区建设过程中帮助居民、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确定小区外立面颜色和门窗材质;以及古城环卫楼改造后居民使用电梯费用的协调。

古城街道十万平老旧小区外立面改造

4鲁谷街道

鲁谷街道的小石子们,在街道诊断、规划落地、老旧小区更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通过与居民、街道的调研访谈,整理出包括公共空间、停车问题、儿童活动场所等调研报告;

二是实现了设计、改造、运营一体化的全流程项目管理实施模式,并将小区空间以权属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建立改造实施可行度清单;

三是将鲁谷北部公共空间提升作为未来工作重点,研究在使用效能、环境整体提升方面的战略;

四是结合小微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精选出6个空间改造的示范点位上报市发改委;

五是紧密配合街道工作,对城建及空间治理相关的各项工作给予全面支持。

弱电线入地改造前

弱电线入地改造后

自行车棚改造

立体停车楼改造

外立面改造前

外立面改造后

5八宝山街道

332份居民问卷、328份公众提案……八宝山街道的小石子们围绕七有五性开展了居民访谈和调研,配合街道摸底老旧小区闲置空间,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讨论,搜集居民对养老、文化、体育等设施配置的意见建议,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目前已审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方案5条、审查楼本体方案两栋。在推进永乐小区三山园社区及四季园社区的13栋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永乐小区36号楼危旧房改造方案的设计。

永乐小区44号楼北侧小路改造前

永乐小区44号楼北侧小路改造效果图

6金顶街街道

不论是前期调研,还是方案设计工作的开展,金顶街街道的小石子们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金四区、教工楼两个老旧小区的现状问题,他们从专业角度与居委会、社区居民深入交流,出具了老旧小区的改造思路框架与居民需求清单;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他们创新思路,提供了老旧小区内相关公共空间改造的意向建议;在方案设计后期,他们认真记录居民的相关诉求和意见,与方案设计方沟通协调交流;不久前,他们还参与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案联审,提出合理建议并出具书面意见。

老旧小区问题现场调研

改造方案征求居民意见

党建引领

在共同缔造中总结实践经验

从杂乱无章到整洁有序、从“一无所有”到配套齐全,在小石子们的辛勤耕耘和通力配合下,石景山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以来,石景山区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6个,353万平米,惠及群众629栋共计5万余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摸索总结了完备的工作经验: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责师助力,以规划为导向,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带头作用,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党员凝聚群众力量,逐步健全“区—街道—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三级管理体系;

二是坚持专业支撑,编制《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推进工作实施,引入第三方全过程管理机构,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强化建管一体,探索国有企业和属地街道分别作为实施主体的改造路径,推动形成“首开经验”、“鲁谷模式”,通过定额补助方式,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力度;

四是坚持共建共享,发挥“双报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吹哨报到”机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通过各方努力,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贡献了石景山样本。

以人为本

持续引导老旧小区改造实践

老旧小区改造是石景山区城市发展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下一步,石景山分局将继续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将参与老旧小区工作纳入年度总责任规划师和街道责任规划师工作重点,有力引导和督促责任规划师为我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库支撑,打通规划实施“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石景山分局提供


作者: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