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自然资源委1个集体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获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
2022-05-01 15:0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导读

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66个、全国工人先锋号956个。其中,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体规划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分局张洪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工人先锋号

总体规划处

 

发扬规划“五干”精神

助力实现首都规划壮美蓝图

总体规划处是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的内设机构,主要负责具体搭建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近期规划,组织开展北京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曾获得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规划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和规划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牢记城市规划自然资源建设者和守护者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创新:

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具体推动编制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构建北京市“三级三类四体系”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转型,组织编制14个分区规划;持续开展三年城市体检和首次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组织编制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和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工作方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和街区控规落地实施,保障大兴国际机场如期通航等。持续推动总体规划实施,坚持推动一张蓝图干到底。

探索并持续开展城市体检评估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探索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调整,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几年来,北京城市体检评估报告直面矛盾和问题,成为深化完善首都规划实施体系、维护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措施,是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为国家建立健全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开创性推动战略留白用地规划管理工作

坚持“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结合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创新性地组织统筹划定了约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成为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施好新版总体规划的重要举措。制定《北京市战略留白用地管理办法》,明确科学合理划定、严格现状管控、推动实地留白、优化空间布局等管理要求,强化责任落实,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高质量空间,为提高城市韧性预留弹性空间,成为提高规划科学性、更好发挥规划效益的创新实践。

积极谋划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目标任务

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和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同步制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21年—2025年)》,将总体规划2035年目标在时间维度上细化分解到2025年,针对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发现问题,提出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与“十四五”规划协同发力,搭建近五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框架,对近期重大战略、重点项目落地形成有力的空间引导和支撑保障,推动总体规划分阶段、按时序逐步落实。

创新制定贯穿全流程的市级用地分类指南

按照“落实国家要求、衔接调查标准、兼顾已批规划”的原则,组织制定《北京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分类指南(试行)》。既落实全国分类指南整体框架,衔接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指南分类体系,又兼顾已批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分区和用地分类。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建立完善国土空间技术标准体系,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基础瓶颈问题,推动实现首都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总体规划处是一个继承发扬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集体,这是一个勇挑重担、担当作为、团结奋进、不断突破创新的集体。总体规划处将以“讲政治、懂城市、有境界、肯担当”为目标,持续发扬规划“五干”精神,坚决扛起推动总体规划实施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坚决维护首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持续推动总体规划实施,为将首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而不懈奋斗,助力实现首都规划壮美蓝图。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通州分局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张洪

 

胸怀副中心 筑梦千年之城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通州人,埋头规划工作十多年,“80后”女干部张洪不仅深爱着这片土地,更胸怀副中心以更高站位服务大局,成为区级首批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编制的工作人员。通州规自分局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在从事规划工作的十余年中,见证了通州由卫星城到新城、再到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历程。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管理,离不开基层规自部门人员的默默付出。自2016年到2018年,作为通州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人,张洪全程参与副中心控规编制。

2018年,副中心控规成为全国首个街区层面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这其中,张洪发挥了出色的“桥梁纽带”作用。2017年起,她牵头组织9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344个村庄规划编制,其中5项获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自2018年起,她又参与12组团深化方案及拓展区规划,精细打磨通州区南大街、张家湾古镇等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得到广泛认可。

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对规划编制提出新要求,在无经验可借鉴、无标准可遵循的情况下,她创新探索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构建全市首个“总控合一”的规划体系,制定全市首个区级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这也让张洪被评为北京城市规划学会首届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专家。

城市更新是副中心建设中的重要规划项目,以回应百姓诉求、解决民生痛点。期间,正是张洪创新保障机制,牵头制定副中心“责任双师”制度,组建起全市专业多元、国际协作、人数最多的责师队伍,开展多个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新芽计划”,以小细胞修复撬动城市肌理大更新。

水道淤塞、空间简陋、景观较差……谁能想到,在张洪团队的全程陪伴与全情投入下,永顺镇天赐良园东三期小区内小小的“鹅岛”竟也能实现华丽变身,鱼翔浅底、鸽飞长空,成了市民诗意栖居的所在。规自分局的“能人”们不仅修步道、建鸽笼,让年久失修的湖心小岛颜值升级,更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进邻里关系。岛上空间环境成了邻居一起悉心呵护的“心头肉”。

用规划补齐民生短板,得益于多年积淀。自2016年起,张洪充分发挥党员、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区特约监察员的多重身份优势,深入街道乡村,聆听百姓各种诉求。她带队踏勘了200多个村庄,逐个解决规划“硬骨头”。先后参与编制了副中心12组团深化方案、拓展区规划等一系列重点地区规划,牵头编制一系列美丽乡村规划。

从2020年起,张洪又马不停蹄地组织编制了通州“十四五”专项规划,确保副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能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

去年,她率先开展全市首个非建设空间规划,两次获得上级重要批示,实现一张底图统领、一个数据库管控、一套创新政策保障,也让副中心成为全市“三长联动”的唯一试点,实现“一图三落”。

不仅如此,她还聚焦土地复耕,牵头组织编制“一镇一册”,立足实施,用规划理念管理耕地;牵头梳理全区“疏整促”资源,挖潜存量资源,化解通州资源少、用地难的困境……张洪同志以细心、用心、精心、暖心认真恪守一名规自工作者“为民担当”的无我之心,以身诠释能干、肯干、苦干、实干、拼命干的“五干”精神,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努力奋斗。

同时,市测绘院崔亚君同志也荣获2022年度首都劳动奖章。

本内容由机关工会、人事处、总体规划处、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提供


作者: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