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8月1日起,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陆续推出城市更新“优秀案例”系列报道,从这些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中寻找探索的方向。第十五站带您了解通州区北人厂(南区)老旧厂房改造提升项目。
基本情况
本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04组团05街区北人集团通州厂区,权属归北人集团。北人厂南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78公顷,改造后总建筑规模为8.29万平方米。2021年3月北投集团与北人集团签订整体租赁合同,北投集团自筹资金对该宗工业用地盘活并按照规划实施改造建设,打造集政务服务、市民服务、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综合园区。项目由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一体化设计。目前,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已改完完成并投入使用。
区位图
实施成效
本项目通过对北人厂老旧厂房改造提升的方式落实副中心政务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项目还将充分发挥实施主体和经营主体优势,整合文化科技产业资源,利用工业遗存发展“文化科技+”和配套服务,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周边居民带来更加便利、丰富和有创意的生活体验。项目积极推动城市修补及生态修复,按规划腾退城市道路并加密区域交通路网,建设开放的公园绿地,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改善提升。
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将实现存量空间的高效利用,带动副中心老城区的规划实施,并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通州老城南大街及其周边地区的更新发展,促进区域功能优化,从空间品质、景观风貌、城市活力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整体提升。
改造后鸟瞰图
创新经验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新老融合厂区
以规划设计引领厂区有机更新,明确保护与改造提升并重的总体原则。注重多专业融合,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层层递进,精心雕琢,推动厂区转型升级、功能优化。更新改造后的建筑既展现老厂房原始的工业特征、结构构件、材质肌理、比例尺度,又兼具新建筑精致的功能空间、现代质感、科技应用,通过对比将旧貌与新颜和谐统一。
15#和19#厂房外院改造后
挖掘工业遗存价值,打造低碳绿色厂区
最大化保留厂区原有工业风貌,延续场地记忆和历史脉络。对现状建筑结构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综合论证改造措施,充分挖掘地上、地下可利用空间,实现集约建设、弹性预留。按照绿建二星级标准改造提升厂房建筑。通过屋顶天窗、室外庭院等方式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设置地源热泵、一体化光伏发电板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使用钢结构等装配式构件,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施工速度和精度。
改造后园区景观
强化智慧赋能,打造智能型政务服务大厅
作为全国首个以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为主要模式的智能型政务服务大厅,项目以“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为原则,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通过智能自助服务终端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实现智能咨询、 智能导办、智能材料检查、智能填表、智能审批、智能反馈的全流程智慧化,最终实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体验最优、业务协同最优、科技运用最优、数据治理最优。
VR体验引领智能服务
创新运营模式,打造特色运营品牌
结合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特点,创新园区运营思路。采用市场化方式,整合客户服务、租务管理、秩序维护、环境管理、设备维护、能源服务和停车管理等服务内容,既能节约运营成本,又能统一管理体系,确保运营品质,还能充分适应城市更新资产运营的复杂性,创造出适合城市更新资产运营需要的“一体化综合运营服务”新模式。
改造后政务服务大厅入口
改造后政务服务大厅内景(1)
改造后政务服务大厅内景(2)
本内容由市委城市工作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