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出版社、科研处承办的“笛韵江南 奕代流芳”——纪念一代宗师陆春龄100周年诞辰、赵松庭逝世20周年暨《陆春龄竹笛艺术经典作品集》启动仪式与《赵松庭笛派艺术经典作品集》新书首发式于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举行。
《陆春龄竹笛艺术经典作品集》与《赵松庭笛派艺术经典作品集》出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顾问、原社长张文禄策划、主编的“中国民族器乐顶级专家创作表演”系列丛书,由上海音乐学院竹笛教授詹永明编著。首发式上,上音副院长刘英宣布“缅怀竹笛宗师陆春龄先生100周年诞辰——《陆春龄竹笛艺术经典作品集》出版项目”正式启动,并与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卫,张文禄,詹永明共同为新书《赵松庭笛派艺术经典作品集》揭幕。揭幕仪式后,张文禄与詹永明向上音民乐系、上音科研处代表刘晶、秦思赠送了《赵松庭笛派艺术经典作品集》,并对民乐系、科研处给予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徐卫表示,陆春龄与赵松庭是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开拓者、推进中国音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生涯对中国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时逢陆春龄诞辰一百周年,赵松庭逝世二十年,此次活动对传承发展江南竹笛文化,推进竹笛表演艺术发展与促进上海音乐学院竹笛艺术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有着特殊意义。对保存、保留中国民族器乐领域顶级专家的创作表演艺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高等音乐教育重镇,近年来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音乐人才辈出,优秀作品不断问世,科研成果引人注目,学院出版社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也同步推出了一批批有学术价值的理论研究著作、创作作品集、表演艺术成果等。徐卫希望,上音出版社还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出版物,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引领和推动中国的音乐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张文禄作为“中国民族器乐顶级专家创作表演”系列丛书的策划兼主编,介绍了策划丛书的初衷与重要意义。他介绍,陆春龄与赵松庭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重量级的江南竹笛代表人物,此次新书首发活动必将载入民族音乐事业发展史册。本系列丛书均由大师本人或其亲传弟子编校、注释、解译,最终制作成具有权威性、学术性、收藏性以及可供演奏家和爱好者学习借鉴、供理论家作为权威版本研究的出版物。张文禄强调民乐演奏者自身理论与实践互相转化支撑的必要性。他重温了整套丛书制成的艰辛历程,向卫仲乐、刘德海、闵惠芬、赵松庭、陆春龄、黄河等丛书入编专家以及家人们的大力支持与信任表示崇高敬意,他期许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一套传世之作和不朽之作,并在民族音乐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到引领作用。
詹永明介绍了项目缘起与《陆春龄竹笛艺术经典作品集》《赵松庭笛派艺术经典作品集》的编撰过程、前期成果、出版价值与内容梗概等情况,并对《赵松庭笛派经典作品集》选编发表了感言。他讲道,四十多年前有幸跟随南派竹笛大师赵松庭习笛学艺,师恩难忘。赵松庭的一生,创作宏富,治学有道,成就卓著,为世共仰,他的教诲时刻激励着学术后辈不断前行,使各自在学术岗位上为竹笛事业的发展所奋斗。为纪念赵松庭逝世二十周年,怀着对恩师的思念之情与向同门师兄弟学习借鉴的精神,经过艰苦编纂,《赵松庭笛派艺术经典作品集》终与读者见面。希望本书能对广大音乐学习者、研究者有所裨益。活动最后,詹永明携其学生演奏了陆春龄代表作品《小放牛》与赵松庭代表作品《幽兰逢春》,缅怀授业恩师,致敬竹笛前辈。
郑金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