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唯一有史料记载的曹雪芹居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馆
2022-08-19 11:4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历经20余年故居复建、布展规划,近日,位于东城区崇外大街磁器口地铁站东北角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隆重开馆。

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谈绪祥,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德春,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副区长赵海东等领导,以及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张书才等专家学者出席开幕仪式。谈绪祥、孙新军、胡德平、张书才为故居纪念馆揭牌。即日起,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将向公众预约开放。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原址为原广内大街207号院,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被专家认可、有史料可查的曹雪芹在北京有确切记录的居住地,即“蒜市口十七间半”。据介绍,1982年,时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的张书才在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移会”,里面提到了“蒜市口十七间半”。1991年,张书才在《红楼梦学刊》上首次披露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发中外媒体高度关注。因为有档案可据,这一成果逐步得到中国红楼梦学会、北京曹雪芹学会的一致认可。

2000年,原广渠门内207号(曹氏故居遗址)考古现场,发现清代中期建筑遗存。2000年,在充分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前提下,经上级部门批复,区有关部门着手研究曹雪芹故居的复建问题,2004年项目正式命名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落位崇外大街十字路东北角。2020年10月,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项目落成。在20余年的复建过程中,东城区一直秉承严谨、科学、扎实的态度,使文物建筑保留着宝贵的历史价值。

曹雪芹故居院落占地790平方米,三进房屋,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复建的“十七间半”是根据拆除时留下的照片,并参考同时期文献照片以及红学专家的建议,按照清末的形制进行复制,房顶依旧采用木结构框架,建设过程中也尽量使用当时拆除的老物件。

目前,馆内常设“曹雪芹故居陈列”,基本展陈集中在二进院,突出“曹雪芹与北京”的主题,以曹雪芹在十七间半、在东城区的生活经历为主,展示“归籍京师”“寻梦蒜市口”“红楼一梦”三个篇章。一进院作为弹性特展区,策划了故居知识、红楼梦文化、传统工艺与文化等主题特展。三进院作为互动体验区,将策划举办讲座、表演,开展公共阅读与社区互动等。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正式揭牌开馆,不仅是东城区统筹文物保护与老城复兴、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东城区近年来文物活化利用工作的重要成果。今后,东城区将全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大文物资源整合和活化利用力度,讲好中国故事,展现首都气势,形成东城范式,让更多文物走进群众,让更多群众走进文物,为全国文物活化利用探索新路径、开创新局面、打造新标杆。

内容来源:北京东城


作者:

北京印迹inBeijing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