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于和伟,你不服不行
2021-06-16 08:4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于和伟,终于火了!

近日,于和伟获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此消息一出,立马刷爆全网。

于和伟这个名字也在很多人的眼前停留。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于这个名字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当大家真的看到他时,却又都会发出一致的感慨:噢,原来是他呀。

要说于和伟这次拿奖,可真是不容易,看看与他同时入围的竞争对手,就知道是怎样的一番实力拼杀了。

此次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入围的还有王凯、陈建斌、黄轩、张嘉益。

这样的神仙打架真是难得一见。虽然说在奖项公布之后,很多人替张嘉益、陈建斌这样的老戏骨遗憾,但同样也表明了白玉兰奖被于和伟摘得也是实至名归。

1971年,于和伟生于辽宁抚顺,生他时母亲已45岁,与他相差24岁的大姐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妈”,于和伟在采访中曾透露:他是吃大姐的奶水长大。

(图为于和伟的母亲)

三岁的时候,于和伟的父亲去世,他的兄弟姐妹加起来有9个之多,一家子的顶梁柱没了,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虽想出人头地,但是于和伟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中考都没考上,出去工作年纪又太小,于是于和伟选择了再战一年,结果却不尽人意。

当时家里附近的幼儿师范在招生,他又从小喜欢唱歌,于是在补习班老师的推荐下,他报名到学校学习音乐,期待着毕业之后能当一名音乐老师。

在校期间,于和伟接触到了文艺工作,并产生了兴趣。从学校毕业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志向并不在当老师,于是他想办法考进了抚顺话剧团。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便报名了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没想到还真让他考上了。

在学校参演了他的第一部话剧《借我一个男高音》,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南京某军区的话剧社。

在这里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领导们的要求很严格,对于和伟的期望也很高。在一次排演的过程中,于和伟因为年轻,又缺乏经验,所以比较紧张,表现并不是很好。再加上讲话时的口音,让领导很不满,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于和伟颜面扫地,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一嘴的口音确实会显得自己很不专业。他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揣在自己身上,经常对照着拼音练习自己的普通话,这才纠正了他的口音问题,也是他演员路上重要的一步。

在1999年于和伟参演了电视剧《曹操》,正式踏上了当演员的路。

他曾是配角专业户,在《深圳女人》《省委书记》《王记大排档》里用心诠释的每一个角色都欠缺观众缘。32岁才演到配角中的精品,《历史的天空》中的万古碑,一个连于和伟母亲看到他在戏里被打都觉得活该的角色。

编剧史航曾说:“枭雄小人,于和伟一人可以包办。”什么样的角色他都演过,特工、反派、霸道总裁等样样精通,赢得了“万物皆可于和伟”的说法。

于和伟受到大家更多瞩目,是《新三国》和《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从“刘皇叔”到“一代枭雄”曹操,这期间的转变、历练,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个野心权谋的综合矛盾体被他给演绎得活灵活现,特别是迟暮舞枪一场戏,他不能简单地爆发情绪,而是通过紧锁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展现出这个奔碌一世的英雄心中的豪情壮志。

精彩的表现,甚至让小S在看完这部剧时都被圈粉,还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询问于和伟,是否愿意和她吃个饭。

流量扑面而来,于和伟却不曾迷失自己的判断。有网友问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短视频很受欢迎,于和伟说挺好的,但随即便补充道:“还好,我有作品。”

再之后,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大银幕,于和伟一步步稳扎稳打贡献了很多精彩表演,从《巡回检查组》到《悬崖之上》,都是以演技征服了观众。

一个做人做事踏踏实实,演技还好的演员,怎能让观众不喜欢?虽然大器晚成,但是这份坚持换来的成绩还是非常喜人的~~


作者:

BRTV文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