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西峰山村的昌平烈士陵园内,有一座六角飞檐的传统式六柱碑亭,碑亭里安放的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烈士张志贤的墓碑,她牺牲时正怀有3个月的身孕。
张志贤墓碑
张志贤,1916年出生于昌平县柏峪口村(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受到家传中医的熏陶,自幼钻研医术。18岁时,张志贤与家人一起经营“南宫药铺”,她经常早出晚归,走村串户到乡亲们家出诊,从不计较报酬。张志贤擅长妇科,也熟悉毒疮的治疗方法,很受乡亲们的欢迎。
张志贤烈士
1938年,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开展,北平、天津一带党的地下工作者和进步人士不断经西山进入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当时,日军已经侵占昌平、南口、阳坊、沙河等地。柏峪口村以东则是一片游击区。为此,日军和汉奸经常在此扫荡,对平津过往的同志构成了很大威胁。为了安全及时地将同志们护送到根据地,地下党组织决定在张志贤家的“南宫药铺”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站。
张志贤以行医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联络工作,辅助输送从北平敌占区到平西根据地的过往人员,还为根据地购买、运送药品、食盐、布匹等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并利用走村串户出诊的机会,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除此之外,她还利用医生身份搜集敌人情报,配合八路军攻打敌人据点、抄敌伪税务所等战斗。
1943年,张志贤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交通站的频繁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党组织为了张志贤的安全,决定将张志贤转移到昌宛县政府机关工作,后又安排她到冀察抗日联合会担任管理员。当时,张志贤已近30岁,为了革命工作,一直没考虑个人问题。后来,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她与一起工作的抗联会组织干事李大有结了婚。抗战胜利后,组织上曾派张志贤去察哈尔省中学学习深造,毕业后于1947年分配到密云县任县委秘书。
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使北平周围的解放区连成一片,北平成了孤城。为了使新的解放区得到巩固,也为尽快解放北平创造条件,地方党组织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北平外围掀起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张志贤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走村串户传播党的思想,积极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平分土地的斗争。
1948年初,怀有身孕的张志贤带领土地工作队负责密云县黄土梁、四合堂、冷风甸一带的土改工作。反革命分子为了逃避、抗拒贫雇农的清算和斗争,公然挑起武装暴乱,进行反革命活动。
1948年2月18日,天还没亮,三名暴徒闯进了张志贤的屋。张志贤紧紧抓住敌人的枪身同敌人展开搏斗,由于寡不敌众,身怀有孕的她被暴徒捆绑起来押至黄土梁。屋外乌云密布、白雪盖地,张志贤光脚踩着冰雪。反革命暴徒为发泄仇恨,把张志贤吊在牲口棚里进行轮番毒打,张志贤虽然被打得遍体鳞伤,却始终昂首挺胸,毫不屈服。这伙反革命暴徒极其残暴地用铁镐和石头将张志贤的头骨砸碎,怀有3个月身孕的张志贤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张志贤惨遭敌人杀害后,当地人民无比愤慨。此后,地方武装部队拔除了敌人的据点,严惩了凶恶的敌人。
1949年3月10日,在密云县和昌顺县政府的安排下,张志贤的遗骸运回柏峪口村安葬。1984年4月,迁至位于南郝庄村的昌平烈士陵园,后迁至位于西峰山村的昌平烈士陵园。
张志贤为人民翻身解放奉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她的光辉事迹成为了一盏明灯、一种信仰、一种凝聚力,鼓舞着后人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