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艺术普及月】小小的扇子,在戏曲中有哪些大用处呢?
2021-07-12 11:3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砌末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是戏曲解决表演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戏曲舞台上并不回避"露假",也不要求一一写实。

扇子是戏曲中用途最广泛的小道具,它不仅是一种日常纳凉的用具,也是一种装饰,甚至代表人物的身份,有时还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

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扇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春香,一个用摺扇,一个用团扇,就表现了小姐与丫环的不同身份;《群英会》中的诸葛亮手挥羽扇,突出了他的谋士风度;《艳阳楼》中的高登,则用特大的摺扇,衬托了他的飞扬跋扈的恶少神态。

小生、小花脸用扇子处尤多,是以小生有扇子生之称谓,如《花田错》之卞玑,《遗翠花》之邱山,《千金一笑》之贾宝玉。扇子生之表情须具华贵之气而不能俗,所谓温文典雅方是扇子生本色,盖表示风流潇洒,唯有扇子是赖。

戏剧中之扇子舞,亦占重要地位,与袖舞有同等价值,类如《醉酒》中杨贵妃,《红梅阁》之慧娘,均以扇子表现其舞台舞之技术,足见扇子在戏剧功用之大。


作者: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