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隔政策背景下飞速发展的南磨房乡
2021-07-14 17: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您已经了解了常营、豆各庄、太阳宫、来广营和将台5个一绿试点乡的城市化成果,今天,小哥就带您看看最后一个试点乡——南磨房乡的前世今生。


你一定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北京欢乐谷

那你是否了解

欢乐谷坐落的这片区域——南磨房乡

是如何迈向城市化道路的?

关于南磨房乡

南磨房乡位于首都东四环中路城乡结合部,西临东三环,北至通惠河和CBD,东侧与高碑店乡、王四营乡、垡头街道相邻,南至十八里店乡交界处,是北京市农村地区最早成为亿元乡的单位和最早没有农业用地、最早组建成立社区、最早实现农民搬迁上楼的乡镇之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当时这里还被称为“南楼梓庄乡”,是北京市东南部一个拥有1万多名农业人口的农村大乡。

  • 1961年

南磨房人民公社成立后,集中力量进行农业生产,是首都北京的米袋子、菜篮子。

  • 1982年

“南磨房乡工业公司”正式成立,乡级工业初具雏形,上项目、引企业,进行了农、林、牧、副、渔向工、商、运、服、建的转化调整,乡、队、村三级共兴办一百多家乡镇企业。

  • 1988年

南磨房乡跨入北京市首批“亿元乡”行列。南磨房乡曾打破了乡、村、队“三级所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实行乡级专业化管理和乡一级核算,实现了人才、资金、土地资源及集体经济发展的统一调配管理。

  • 1993年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南磨房地区办事处正式成立,南磨房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开始同时行使农村和城市管理双重职能,城市管理初见雏形。

  • 2001年

南磨房乡被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总指挥部确定为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试点乡,乡域南部的楼梓庄村、大山子、四路通等15个自然村执行绿化隔离地区新村建设相关政策。

  • 2014年

南磨房乡被确定为第一批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化建设朝阳区试点。

绿隔政策实施成效

南磨房乡被纳入绿隔地区以来,坚持拆迁腾退、新村建设、环境建设、产业升级、搬迁上楼、民生保障同步推进,全力提速城市建设,完成绿隔范围内的绿化、新村、环境等建设任务。

2000年—2009年,南磨房乡共计完成了181.21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15个自然村共计11638户、22410人上楼,同时完成了绿化面积1431亩。

南磨房乡被确定为一绿试点后,疏解人口约1.4万人,拆迁腾退用地约39.9公顷、建筑面积约55.4万平方米,回迁房及绿隔产业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全乡(含绿隔政策范围外)上楼安置及劳动力安置任务,全乡转居任务全部完成。

在绿隔政策的扶持下,南磨房乡可以打通核心区链接副中心的铁路绿廊,实现通惠河沿线连续绿化带,塑造优美宜人的滨水景观,百姓生活条件、区域环境全面得到改善,昔日的旧村变成了现代化的小区,一个以四方桥为中心的四方新区拔地而起,成为了首都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今日的南磨房乡,继续朝着建设“文创产业发达区、高端产业聚集区、环境优化示范区、家居和谐文明区”的奋斗目标前进,正如南磨房乡也在2021年的工作重点中强调:破瓶颈,强保障。推进征地拆迁攻坚,设定安置房回迁期限,保障群众权益。幸福美丽南磨房的画卷就在眼前展开!

*内容参考: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网站、朝阳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绿隔


作者:

首都绿隔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