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之后,天气变得非常炎热。
在这样一个酷暑季节,很多人会在家里吹空调。
但俗话说:“春夏养阳看三伏”。“冬病夏治”大家很熟悉,三伏天建议大家多“晒太阳”,可别小看这个动作,晒对了对健康作用巨大。
三伏天晒太阳
有4大好处
1 驱寒保暖
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相当于艾灸,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阳虚、寒湿体质导致的女性手脚冰冷、痛经、鼻炎、腹痛、拉肚子等寒症都有改善。
2 活血通络
阳虚、湿气重人群经络容易发生淤堵,阳气受到围困,人体就会出现“故障”,出现腰背疼痛,腿疼腿凉抽筋等,晒太阳可以补阳气、通经络,促进全身液循环。
3 防治未病
“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对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三伏天晒太阳要点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10天: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20天:7月21日-8月9日
末伏10天:8月10日-8月20日
最佳体验日期为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三伏的其他日子次选。
哪些人适合晒太阳
1、三高人群:
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高
2、老年人:腹部肥胖、体力活动少、压力大等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关节酸痛、慢性病患者
3、胃肠道不好人群:胃肠功能不好,其中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的,尤其需要多晒太阳。
4、虚寒体质人群:年老体寒、过敏性咳嗽、鼻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亚健康人群。
什么时候晒太阳?
9点~11点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1点~3点是未时,都可以晒。小孩、老人、体虚的人最好是晒9~11点的太阳。
可先晒20-30分钟,看情况加到1小时,了解自己的耐受程度。裸露背部及四肢,直接与太阳光接触,男士可脱去上衣,女士可以选择小背心。
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建议打伞或者用帽子遮挡头部。
2、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中需及时补充水分。
3、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
4、孕期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建议不要随意扰动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