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帮扶,这些排练小经验可尝试
2021-09-01 20: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自2017年起,由共青团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牵头,上海泊乐合唱团开展的年度合唱帮扶共建项目已经举办了四期,帮扶项目范围涉及国内各地,尤其优先选择合唱教育薄弱地区、贫困地区,对象为小学、初中、留守儿童学校。本报在2021年8月25日以《合唱帮扶,寻找更多同路人》一文对其合唱帮扶经历进行详细报道。在帮扶过程中,泊乐合唱团积累了一些帮助当地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合唱团快速进行合唱训练的经验,此次特请他们将排练小经验与读者共同分享。

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这有助于合唱团快速视谱,提高排练效率。很多时候孩子使用模仿演唱来学习歌曲,五线谱的学习,能让孩子们清楚自己唱的是什么音、什么节奏,减少模仿演唱时出现的音准节奏模糊的情况,也会大大提高排练效率。可以通过运用一些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比喻的说法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五线谱中的元素。

加强对节奏的把控

首先需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各样的节奏型,比如附点、切分、十六分音符等。然后通过不同的节奏组合让学生了解并能准确演唱各种节奏型,慢慢地需要保证排练中所有节奏型的精确演唱,一出问题就立刻停下指出,久而久之合唱团节奏的精确程度就会提高。也可以在课程中结合一些歌曲,运用纸杯等生活常见用品来增加练习节奏的趣味性。对于多种节奏变化的把握,在合唱排练时可加入节奏组合的游戏,借助各种道具、教学方式来使学生掌握复杂节奏组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两种解决音准问题的办法

第一种方法是反复练习同一乐句,并告诉他们具体的问题和在技术上改进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描述音乐的风格、情绪等要素,来引导团员在演唱时发现音乐的走向、情感,从而将每个句子、每个字的语气唱进音乐中,通过积极的状态解决音准问题。

重视口型与咬字

正确的咬字也可以帮助孩子们调整发声的状态与音色。可以把生活中的物品拿来比喻作为提示,让孩子们来想象是怎样一种状态与音色。

增加和声训练

对于难找准自己声部的问题,除了反复演唱形成记忆之外,在练声时可以加入和声训练,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多听自己声部以外的声部,建立并且提高对和声的概念与意识。

合理安排排练时间

针对练习作品中的重难点,重复练习在排练时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在重复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与说辞,减少孩子们对反复演唱同一句的厌烦,导致效率较低。

尝试不同合唱形式和音乐风格的

在课堂中多利用各种交流资料进行学习,如音频、视频等,这有利于合唱团建立好的音色、音乐审美,也能较好地吸收其他合唱团的优点,尝试多形式的合唱方式,提高合唱团的综合水平。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