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远缘的报春花杂交研究取得新成果。科学家的努力,为培育能在北京平原地区露地应用的报春花品种奠定了基础。北京林业大学潘会堂教授团队成功获得小报春与岩生报春组间杂种后代,其突出特点是:花期长、花量大、花芳香。
有春天的使者之称的报春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其中的小报春虽具有众多特点,但其耐寒性和耐热性都差,在北京既不能越冬,也不能越夏。而岩生报春则与其相反,可在北京露地越冬、越夏,但花量较小、花期较短、开花无香味。科学家的目标则是将它们杂交,以实现优势互补。
研究者面对的困难是,小报春与岩生报春杂交无法自然获得成熟种子,两者存在着杂交的障碍。研究者攻克了难关,利用胚拯救技术获得了杂交后代。科学分析结果证实,其确为真杂种。
据介绍,这一远缘杂种融合了两种报春的优点,最早于12月即可开放。这一新成果为培育适于北京平原地区栽培应用的报春花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博士生刘颖为第一作者、潘会堂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相关研究论文,刚刚被重要的英文学术刊物《园艺学》刊发,剧透了研究详情。
文: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