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4日
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资格赛的首战比赛
相约北京2021/202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
在位于北京海淀的首都体育馆开赛
世界顶级高手云集
拼争北京冬奥会“入场券”
中国队尽遣主力,由队长武大靖领衔,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韩雨桐、张雨婷悉数出战。
同时,韩国名将崔敏静、金智友、李宥彬、郭润起、黄大宪,以及荷兰高手科尔科霍夫、加拿大名将鲍廷均来到首体。
据了解,此次短道速滑世界杯按照冬奥会标准设置项目,男女500米、男女1000米、男女1500米、女子3000米接力、男子5000米接力、混合接力2000米比赛,共有9个小项,其中混合接力2000米是冬奥会新增小项。
10月21日至22日
首都体育馆率先进行各个单项的预赛、资格赛,接力项目进行1/4决赛。
10月23日
进行男女1500米决赛、男女500米决赛。
10月24日
进行男女1000米决赛、混合2000米接力决赛、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和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
10月21日下午,记者采访到获得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冠亚季军的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赵楠楠。据了解,赵楠楠从10岁开始练习滑冰,从事短道速滑专业运动员有长达19年的时间。她对本次短道速滑世界杯进行了解读。
短道速滑运动不同项目都有哪些特点呢?
赵楠楠介绍:“短道速滑中的500米项目需要滑4圈半,比赛中,运动员的速度从起跑到结束都是比较快的。很多运动员打500米项目,起跑时在前面,后面的运动员不容易超越了。世界级的比赛,高水平的选手比较多,超越的也比较多。”
1000米项目需要滑9圈,属于中长的一个距离。一是需要分配体力,二是和队友的配合。第三方面则是相应的战术,例如运动员赛时前期如何跟随、后面如何超越、哪个点位可以超越等。因此,短道速滑不仅仅需要体力,还需要脑力的配合。
1500米需要滑13圈半,是属于距离偏长的运动。如何分配自身的体力,需要运动员有一个提前的规划。
此次赛事,首体场馆实现了从“最美的冰”到“最快的冰”的华丽转身,对于运动员来说有哪些感受?
赵楠楠说:“优质的冰场,能够助力运动员赛出更好的成绩。我在这里也有5年的训练时间,国家队在首体进行训练,对这里的环境十分熟悉。此次,首体的改造后,冰面质量一流。同时,运动员休息室、看台座椅等等硬件设施焕然一新,给运动员创造了优质的环境,为运动员赛出好成绩是一个非常好的保障。”
对于此次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以及2022年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赵楠楠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赵楠楠说:“通过有2022年北京冬奥会,能有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到冰雪项目、认识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这些冰上运动。”
希望所有的运动健儿,能够在“家门口”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运动员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冬奥会的比赛,是一件很令人骄傲的事情,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表现,为国争光!
记者:王艳洁
编辑:韩金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