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歌王,一路逆袭保送北大,他叫陈可!
2021-11-24 22:22 来源:  北京号
北京科技大学
求实鼎新 学风严谨 崇尚实践
关注

一路走来回首在北科这三年,我收获了太多成长,当我此刻正处于大四这一大学生涯的最后一站,将要踏足更远的远方时,我十分幸运地说,我令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到了尽可能的精彩。

——陈可

陈可

北京科技大学

应用物理学专业

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总冠军

人民特等奖学金

连续三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担任班级团支书

加权成绩从大一的83.22

一路追赶至大三的96.4

他是陈可,一个包容接纳度高,思想自由活泼,对音乐、生活有自己独特看法的人。初见陈可,第一印象便觉得他是一个腼腆的男孩,与他交谈几番后,却会“心似骄阳万丈光”般开朗便得以从交流中逐渐走进这个腼腆男孩的内心世界。

学习——并非顺利,却厚积薄发

我的学习之路绝非平坦的康庄大道,恰恰相反,大一时刚进入大学的我觉得十分吃力。大学的课程在难度深度以及广度上要远比高中复杂得多,课上老师的授课、知识点的庞大往往使我一头雾水,那时候的我,无论从学习效果还是学习成绩上看,都十分不理想。然而,幸好我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能力的短期不足,定是可以通过时间与努力达到弥补

于是,逸夫楼、图书馆、理化楼三层的咖啡吧,无处不可见我学习的身影,我听过无数次逸夫楼晚上十点半标志着晚自习已经结束的铃声,我身处无数次因为放假期间无人问津而空空如也的自习室。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大二开始我的成绩呈直线上升,从大一加权83.22分到刚刚结束的大三下学期达到了最高峰,我的单学期加权达到了96.4分单纯的成绩并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清楚地知道这几年下来我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状态已经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我认为,之所以我能够在大一时身处十分困难的学习状态却并不屈服,这一系列的根本原因在于我足够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并且有足够的韧性和毅力付以实际的努力

竞赛——探索、探求、追寻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着实是我大学生活足够难忘的经历。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团队的几名同学真正是从零做起在探索一个我们从未接触过的声学领域。又怎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的“小白”,竟然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文献调研开始,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装置搭建、实验测试等,就真的独立制作出了一台兼具创新性、性能优越性与趣味性的三维移动声悬浮装置。

然而,作为团队一员的我,却深知我们能做到如此的原因。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熬过平生最久的夜,吹过清晨最冷的风,看过有用无用的书,也赏过凌晨最圆的月。我清晰的记得,在团队刚刚组建时,每个人是怎样的努力去看那些似乎迟迟都难以摸到头绪的文献;我清晰的记得,在每当遇到重大的困难濒临放弃的时候,团队成员是怎样的相互激励、相互扶持;我清晰的记得,当我们在理化楼经过数十个小时的探求已然是凌晨三四点戴月而归时,却依旧能感叹这晚的星星真繁真漂亮;我清晰的记得,在得知我们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甚至是同组类参赛作品的第一名时,团队中每位成员喜悦的模样。

我深知每一份执念不会沉寂,每一份热忱都不会冷却,每一份付出过的努力都会在未来以另一种光泽重新回归到你的身上来。或许这一生中能够一群人长期一段时间全心全意做一件事的机会都屈指可数,过程和谐而结果美满或许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坚信这段经历一定是弥足珍贵,显然不是为结果,而是为那份白月光与看星星的回忆在灵魂深处始终的隐隐放光。

课余——全面发展、铸就精彩

在我大学这三年来,我最庆幸的一点就是,我相信我的大学生活是足够丰富多彩的,我并非拘泥在学习、或者拘泥在工作、科研、兴趣爱好等等仅一方面,而是争取尽量做到了全面发展。

大一刚入学时我便担任了班级的团支书,并一直担任至今,期间组织了数十个团日活动,在文艺团日活动中我组织全班同学演出的话剧至今仍是所有同学一段难忘的回忆。我还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并参加了全校的微电影大赛,在共42个参赛作品中获得第一名。同时,在大一时我还加入了学院的主持人队,作为学院的主持人,主持了包括新生辩论赛,元旦晚会、诗词大会在内的等等活动。我还在大一下学期加入了话剧团,经过半年多的排练,在大二上学期,在学校的教职工礼堂进行了连续三天的大型演出。

2019年的国庆期间,我有幸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合唱团中的一员,在国庆的当天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为祖国献唱,并有幸被唐山晚报的记者所采访将这段经历刊登在报。2019年的12月4日,我光荣的成为了数理学院2018级学生中第一批发展的预备党员,并在2020年的12月4日光荣转正。在学习竞赛较为忙碌的大三,我也抽调课余时间参加了学校的吾肆放歌歌手大赛,最终,获得了全校的总冠军

业余的生活,学生工作、兴趣爱好等,并非是我学习的阻挠,而是和学习及课余生活相得益彰的助力剂,他们都不可或缺地构筑了我大学三年来丰富、充实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也无疑因为有这些课余的经历,而更加丰富多彩。

学长寄语

大学三年以来,我真的感慨颇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如何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当初那个刚刚进入学校哪里都觉得新鲜的青涩少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三年之后的我竟然真的可以仅靠自己的努力把大学生活过得充实多彩。所以我相信,你和你的极限相差得一定还远而又远。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给自己一个方向,然后勇敢去追。

“给自己一束光作为前行的方向,朝此前进是否会好不曾知晓,但那是我想去走的方向,这就够了。”

见贤思齐,追求卓越!


作者:

北京科技大学


2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