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箭齐聚!北京经开区优化产业布局引商业航天企业聚亦城
2021-12-09 21:0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12月7日12时12分30秒,北京经开区商业航天企业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自主研发的谷神星一号(遥二)·平安银行数字口袋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五颗商业卫星精确送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此次发射的谷神星一号(遥二)实现了国内民营火箭的首次连续发射成功和首次一箭多星商业发射的新突破,而搭载谷神星一号(遥二)升空的五颗卫星中,有一颗就来自北京经开区企业零重空间……“火箭街区”企业再次推动了商业航天发展进程。

星河动力航天CEO刘百奇:不仅是固体火箭取得突破性进展,星河动力航天在液体火箭方面也表现不错,研制了首台50吨量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据了解,该型号发动机创新采用了多回流窝异形燃气发生器、同轴双吸高速涡轮泵、可变面积针栓喷注器等创新技术。

△“苍穹”液氧/煤油发动机

星河动力航天于2018年入驻北京经开区,彼时,北京经开区商业火箭产业已初具规模。2012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以蓝箭航天等为代表的北京经开区第一批民营火箭企业逐步涌现。随着北京经开区商业航天产业加速发展,商业航天创新企业已达10余家,一批运载火箭及相关零部件研制企业汇聚于此。去年,《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围绕星箭总装集成、核心部件制造等环节,构建覆盖火箭、卫星、地面终端、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优化和稳定“南箭北星”空间布局。长期关注北京经开区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相关专家说:“国内知名的商业火箭公司大部分都聚集在北京经开区,这里还聚集了集成电路产业、高端制造产业,这都是北京市推进‘南箭北星’布局和发展卫星网络产业的基础所在。”

“火箭街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如今,卫星产业在北京经开区苗头正起。零重空间自落地北京经开区以来,曾多次与区内火箭企业组合,目前已完成7颗卫星的在轨交付,另有多颗卫星具备出厂条件。此次搭载谷神星一号(遥二)成功发射的金紫荆一号03号卫星由零重空间和香港航天科技集团联合研制,属于“金紫荆星座”第一编队卫星,卫星数据将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农林保护、水污染监测、智慧城市应用等领域。

当前,空间轨道作为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已经成为各国卫星企业争相抢占的重点资源。为此,零重空间于2018年率先提出国内首个全自主研发遥感卫星“灵鹊星座”。此外,依托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利用自研灵鹊AI,零重空间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高频遥感监测服务。

△“灵鹊星座”

零重空间只是众多被“火箭街区”吸引而来的卫星企业之一。当前,“火箭街区”已成为吸纳商业航天人才和资本的旗帜区域,初步形成了有活力、有影响力的产业生态。

据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介绍,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进一步巩固“南箭”地位,同时不断完善商业航天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载火箭研发创新中心、国内知名的卫星网络产业集群、卫星网络及北斗产业服务平台和融合应用示范基地,助力“两区”建设。

企业供图

记者:卢金曦


作者: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