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山东又被外地游客“点名”了!近日,一段东北游客来山东旅游时记录下来的文字,在社交网络引发了广泛关注。
两天前,辽宁鞍山的退休教师孙老师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山东旅游的经历,他在淄博、青州、青岛、曲阜、菏泽五个城市游览了十天,收获了不同的关心,但从中体会到了一样的真诚与热情。
据东北游客描述,自己的帽子落在了火车上,淄博和青岛两地车站接力送还;在青州市火车站,他两次遇到帮忙拎行李的陌生小伙;在曲阜的包子铺吃饭,服务员免费送上了下酒菜花生米……一次乐于助人或许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当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累积在一起,就是“闷声对你好”的真实写照。山东人的“善良”和“纯朴”,就这样给外地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九月,山东就曾被一名青岛游客“点名”,北京女游客王岩在青岛旅游结束后,发视频感慨一家人被“山东人的好”感动的暖心经历:民宿小哥热心帮她买牛奶、啤酒味“打折”酒钱全退、免费借滑板玩够了再还……同样的,这三件小事从细节处反映了山东人一贯的质朴与豪爽,也让许多人产生共鸣:山东人的热情好客,是体现在行动里的。不需要多言,也从不显张扬,低调的山东人用行动实实在在地对你好。
山东人的实在与善良,是融进血脉里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这些流淌在齐鲁大地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塑造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个个重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山东人,用自己的行动擦亮了“好客山东”“好人山东”等 “金字招牌”。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山东人的身影:去年河南暴雨,山东人带着挖掘机、龙吸水、皮划艇、煎饼大葱、面条扒鸡等驰援一线,这种“掏家底式”的救援方式感动了无数人;为助力西安疫情防控,继山东菏泽一村民连夜装车,给西安捐了10万斤大白菜后,20吨洋葱也已经在打包运往山西的途中。
山东人想低调,但总会因为骨血里的热情与好客“出圈”。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真诚热情,都是这个社会最珍贵美好的品格。这些美好的品格是山东人的底色,也成了山东人的行动“本能”。“山东真是个神奇的省份!”“你可以永远相信山东!”这些来自全国人民和来鲁游客发自肺腑的褒奖,就是对“好客山东”最大的认同和最高的赞美。
新黄河评论员:赵晓昕
编辑:常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