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居易惺惺相惜三十余载,他是怎样一个人
2022-08-26 10:4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梦微之》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悼念自己挚友元稹[zhěn]所作。白居易与元稹可谓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诗词唱和三十余年,往来诗篇千首,创造文坛高峰,成为千古佳话。那么元白二人到底好到什么地步呢?

公元803年, 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同科及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元稹英俊少年,白居易儒雅大方,相识不久两人便一起骑马赏花、雪中共饮;出入烟花巷里、醉倒红楼花间;高堤垂柳、青楼紫陌、翰墨花月,凡是红飞翠舞之地,都能见到这对兄弟的身影,简直浪漫、快乐至极。

哪知三年后的一天,元稹因得罪了大太监仇士良,被贬出长安,到江陵去做一个士曹参军。白居易心情悲痛地写诗《赠元稹》:“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意思是唯有彼此交心,唯有心思契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元稹赠诗白居易:“今朝相送自同游,酒语诗情替别愁。忽到沣西总回去,一身骑马向通州。”。二人其实就一个意思:我舍不得你呀!

元稹被贬不久就收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于是回家丁忧。元稹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八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元稹回家丁忧后,没了俸禄,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耿直的白居易挺身而出,不上班,我养你!伯母的墓志铭,我来写!这份深情,元稹记在心里。

五年后,白居易的母亲去逝,墓志铭是由元稹写的。当时元稹被贬江陵,深知好兄弟守丧期间经济拮据,虽然自己手头也不宽裕,却一年中三次寄钱资助白居易。关于这一段,白居易在《寄元九》一诗中这样说:“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二十万对元稹来说多不多?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二十万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

后来,白居易也被贬出京。元白二人分居两地,两个人为了排遣思念和被贬的愁苦,开始疯狂的唱和赋诗,互相为彼此打抱不平,他们的这个举动也引发了热议,从江湖到宫廷,争相传诵他们的诗,一时纸贵,这便是历史著名的“通江唱和”。

后来他们还一起主导了新乐府运动。二人以诗唱和非常频繁,又居一南一北,山高水长,只能用竹筒贮诗派人递送,据统计有一千多首,因而“竹筒递送”一时间被传为佳话。无论是遭遇贬谪的事业低谷,亦或是亲人故去的脆弱关头,二人都相互陪伴,不离不弃,成为患难见真情的知己挚友。

这种一生忠义的挚友佳话除了白居易、元稹,还有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兄弟。近期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笑动剧场栏目即将播出刘洪沂、李国盛二位先生合说的相声《忠义千秋》,讲的就是这段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作者:

北京台文艺频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