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定不凡。全域实现城市化、坚决打赢多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容面貌持续更新、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站在新年的起点,让我们一起通过10个“关键词”,记住孙河的2022年。
圆梦安居
3月份启动康营四期回迁,五个村的居民顺利入住,孙河地区全域实现城市化。从一纸蓝图到实景呈现,从一洼平地到高楼矗立,近5年的等待,安居梦终于成真。安置房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共涉及85栋住宅楼,7300余套住宅,回迁居民约1.3万人。
抽调精干力量组建4个社区筹备组和党支部,积极开展摸排汇总居民信息台账、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工作;成立直属企业盛泰瑞祥物业公司,提前对接需求,妥善解决房屋质量、物业服务等问题。
各园区启动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提升安全系数。新开专201路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出行。“嘉禾便民超市”开张营业,“蔬菜直通车”升级成临时便民超市,“15分钟生活圈”日臻丰富。
保驾护航
冬(残)奥盛会顺利举办,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孙河地区坚持平战结合、群防群治,深化“网格布控、精细防控、技术支撑、全民参与”立体化防控体系,完善“点”“线”“面”巡防工作机制,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冬奥期间,地区围绕“平安冬奥”目标,抽调50名志愿者支援奥运村街道大人流管控、3名干部闭环专班服务保障、48人参加现场赛事及闭幕式观看。动员专群力量3600余人次,开展巡逻检查、定点防范、视频巡控、重点人群管控等行动。地区87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31个服务站点,为冬奥盛会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地区坚持以“最高标准、最强组织、最实举措、最佳状态”做好各项安全服务保障工作。集中约谈40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持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查改问题隐患21处。日均出动50余人,24小时落实重点点位巡控。900余名平安志愿者走上街头,在小区周边重点部位定点执勤,沿主干道、居民楼、底商等路线排查安全隐患,发挥群防群治作用。
同心战疫
面对多轮疫情冲击,孙河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区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工作机制,努力落实落细优化防控工作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护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月22日,首例确诊病例出现。地区以快制快,第一时间落实封控管控,全时紧盯、全域筛查、全力保障。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拉手党支部、社会单位、安保志愿等多支队伍通力合作,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至6月中期,地区1900余名干部职工近60天连续在岗、开展28轮全域核酸检测、封控管控13个区域,3批次支援十八里店、南磨房、高碑店等地区,2处集中闭环观察点高效运转。累计完成派单核查近5万人次、核酸采样121.3万人次,集中转运550余人次,落位管控6000余人次。
11月6日至12月初,新一轮疫情涉及30个居住区和7个平房、企业区域,地区遭遇近三年来最严峻防控考验。地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一办十组”按照“快、静、稳、全、严、准、畅”的标准,快速精准高效完成筛查、追阳、落位、管控、转运、隔离等各项应急措施。设立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位33个,日均检测2.5万余人。800余名党员干部坚守在封控管理、人员转运、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等多个岗位上。向封管控区居民发放蔬菜包7600余份,处置涉疫区域垃圾9500余箱。抽调精锐70余人,支援东坝地区、通州西集酒店集中隔离点等防疫工作。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60岁以上老人全程接种5689人,接种率99.28%。
新形势下,地区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社区防控加速向服务管理转变,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
文明创建
街头巷尾,路面洁净,市容有序;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成为习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欢声笑语,邻里友爱……孙河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成立创城工作“一办八组”责任体系,建立日调度、自查自改、督导检查等指挥调度机制,细化梳理问题清单178项。治理非法小广告、清理堆物堆料、督导“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为提升人居环境水平的10项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开展。
建立“领导包片”“点长负责制”机制,组织机关干部包片分组、下沉一线,到各社区、主要交通路口、孙河地铁站等点位开展站岗执勤、日常巡查、志愿引导等工作。开展深化文明创建“四个一”活动。发动800余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引导行动,重点劝导整改楼道堆物、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突出不文明行为,推进全民创建、全域创建。
民生保障
孙河地区围绕群众“七有”要求“五性”需求,创新治理模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各项惠民和就业政策,实施低保、医疗、入学、住房、供暖等各类社会救助,新增登记失业人员458人,开发岗位578个,开展职业指导培训458人次,实现就业368人,完成区级就业任务101%。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康营家园一社区成功创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65座新能源充电桩在康营家园小区完成安装建设,投入使用。充分运用“吹哨”机制,集中解决孙河组团市政、供水、排污、噪音等问题,完成自来水主管线接入等工程。景润苑社区服务空间完成开放式建设。易事达商场电影院投入使用。地区图书馆经升级改造,扩容面积至200平方米,增添馆藏图书至2万余册。“点亮微心愿 为民微服务”项目完成,7个群众“微心愿”被点亮。
经济发展
孙河地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集体经济效益,顶住压力稳住经济大盘。走访企业300余家次,发挥“服务包”机制,重点企业实施台账管理。加快税源迁入,审批营业执照注册102家。落实助企纾困措施,为74家小微企业178人申请疫情保险理赔金额21万元,为166户实际经营商户减免租金195万元。积极推进郎枣园数字农业项目,建成日光温室、柔性温室约15400平米,完成设施安装调试及周围道路、基础设施、排水设施改造。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查,全面启动农村涉地合同和集体资产资源核查。完善直属企业年度绩效考核方案,鼓励经营性企业竞争创收。
平安孙河
孙河地区坚持“二级平台、视频巡控”工作机制,落实24小时巡逻防范措施。持续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14个别墅区智慧平安建设项目完成验收,康营家园三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康营家园一、二、三、四社区均通过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复评。加大安全监管和综合治理力度,开展30余项专项检查行动,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000人次,检查重点生产经营单位300余家次,排查各隐患1500余项。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30余次,发放材料4万余份。加强联勤联动,“一警六员”参与演训2000人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加强违法群租房整治、禁毒、反邪教、金融诈骗防范等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位居农村系统前列。
生态文明
大尺度森林簇拥城市,温榆河畔水清岸绿,花园式小区勾勒出城市天际线……孙河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把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刚性目标,持续当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深入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任务,“见缝插绿”新增孙河郊野公园林地19.3公顷,地区林地面积累计约1270公顷,成功创建首都森林城镇。“孙河蓝”成为新常态,4个大气监测站加强空气污染动态监控。落实“三查十无”、“六查六落实”、“六掌握六报告”环保监管职责,严厉打击“三尘三烧”等各项违法的污染行为。深化“一微克”行动,PM2.5累计浓度与重污染天数继续下降。“碧水畅流”基本实现,实现乡、村两级河长制巡河率百分百完成,6个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未出现劣五类水体。严格落实“三查、三清、三治、三管”责任,整治河道及沿岸各类违法行为。孙河组团中心湖公园正式开园,连通朝阳北部骨干河道水系,居民又多一处亲水休闲空间。
顺利开园
中秋节前夕,温榆河公园朝阳段一期(孙河乡区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京承高速以西12平方公里集中连片的生态空间,为居民提供新的健身休闲、生态体验好去处。2022年,孙河地区全力配合温榆河公园一期顺利开园、二期建设压茬推进,完成相关区域的非宅回收、墓地迁移和树木腾退工作。
园区内动植物种类已达600多种,曾先后发现中华秋沙鸭、大鸨、东方白鹳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力推进生物多样性恢复。中秋节期间,温榆河公园一期以“温榆家·生态佳·公园+”为主题,推出滨河健康跑、采风摄影、摇船游湖、宠物休闲、博物鉴赏、咖啡品鉴、农耕体验、文创展览、花灯展览等10余项活动,丰富了居民的假期生活。
为民服务
孙河地区便民服务中心持续实行延时办公,开通敬老绿色服务通道,添设“视听交互”手语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帮办、代办、就近办、上门办等服务方式。制定《2022年度孙河地区接诉即办考评实施办法》,继续坚持“日调度、周研判、月点评、年总结”机制,开展市民诉求处置团队能力提升项目,严格落实首接负责、限时办结、吹哨报到、及时反馈等制度。全面推行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为群众办事提供“一门式”办理和“一站式”服务。实施社工增能计划,落实社工走访联系群众制度和全响应服务机制,入户率达到100%。开展法律知识培训10场、社区(村)普法课堂35场、法律“十进”宣传活动30场,有效提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民众法治意识、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这一年
我们共克时艰,携手同行
我们团结战“疫”,彼此守护
一路砥砺奋进,对未来充满希望
用奋斗书写成就,以实干担当使命
展望2023
我们必将继续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