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居民在家中打开空调、电风扇,成了避暑的重要手段。但突然断电,一时间又找不到原因,让大家“恐慌”起来......
7月7日一早,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开阳里第三社区五区1号楼居民微信群里,就有居民反映家中停电。很快又有好几户居民反映自己家里也没电了,并说自家并没跳闸。同在微信群里的社区党委书记张洪兰、服务站站长刘占香和物业包片负责人、供电所包片负责人看到多家停电的消息后,立即到达现场了解情况。
通过了解,大家得知此次停电涉及开阳里五区1号楼1-3单元45户居民。这说明不是居民家的问题,应该是外围出现了问题。于是,物业负责人和供电所负责人迅速调派维修人员赶往现场。经过初步排查,电路维修班师傅初步判断可能是电缆短路,而所有电缆均埋在墙内或地下,维修难度大,维修时间会很长,可能要两天左右。持续的高温,如果停电两天……
张洪兰和物业公司负责人分头向供电所相关人员申请,希望提供供电车先为居民临时供电,但因为费用高,只能作罢。
张洪兰把这一情况迅速汇报右安门街道办事处领导,希望能协调解决居民供电问题。
右安门街道办事处主任毕博听到社区反映的问题后高度重视,与副主任孟智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么热的天要是停电两天,问题会很严重,毕博同志立刻与供电所相关人员协调,最后决定用最快又最节约的办法——接入临时电缆,先保证居民供电。为了抢时间,街道与供电所、物业,把人员分成两组分头工作,物业维修人员组成故障排查组,继续排查故障原因;供电所维修人员组成临时布线组,布置临时电缆保证居民暂时用电。
在供电所和物业维修班的师傅们争分夺秒的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在微信群随时告知居民现场维修进度。张洪兰和刘占香还去往高龄、独居的老人家里,把这些情况告知老人,并安排大家可以先去居委会“避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维修师傅们顶着烈日,上高爬低,逐个排除,缩小故障所在区域。临时接电组逐步给每个楼门布上临时电缆,就在临时电缆布好准备通电时,排查组的师傅在3单元配电箱处找到了疑似短路故障点,经过几次闭合强送试验,确定了故障点。听到“病灶”并没在地下这一消息,大家终于松了口气,看到了希望。维修师傅用最快的速度调来替换备件,摆着最别扭的姿势干着最细的活儿,把娴熟精湛的技术发挥到极致……终于在16:00前45户居民家的空调、风扇又转动了起来。
居民王女士说:“7点钟停电,我在群里发了消息,想着大家都没上班呢,估计得上班后才会有人理我,没想到不一会儿居委会和物业还有供电所的人都到了。政府真的是用心用情来关心我们。这大热天,我坐着都出汗,看师傅们上高爬低,连续6小时高温作业,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感谢他们辛苦付出。”
------------------
【社区声音】
开阳里第三社区党委书记张洪兰:为了做好居民工作,把接诉即办彻底转化成未诉先办,社区想了很多办法,建立微信群的同时,我们还要及时管理群。每个微信群都有物业,供电所,卫生服务站等一些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人员在里面。而且我们也严格地建立了轮流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都有居委会人员关注群里的消息。这次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能及时为居民解决问题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