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微朗读|战斗的春天
2023-03-03 22:1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也许你曾被毛泽东家书中“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的恳切感动;

也许你曾因“半床棉被”故事中党员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动容;

也许你曾为陈然自白书中“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革命者浩然正气震撼;

……

红色经典因时而兴、承古启今,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然的气,能让我们补充营养、汲取勇气、传承精神。北京一中院推出“红色经典微朗读”系列,让我们一起,从文字和声音中感受红色经典的力量。

原文

战斗的春天

陈毅

从旧历二月起,江南很快脱去了冬日的萧索景象,换上艳丽的春装。菜黄、麦秀、柳青、桃红、墙白,到处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远山似在雾中漂浮着,每一人家常常是流水萦回和垂柳环绕,当面又是一块明镜似的池塘,这仿佛是经过人工安排的花园;尤其在湖泊地区,月光之下湖水盈盈,景物更为秀丽。就连我们部队同志过去认为毫无战术价值的茅山,现在也富有生气了。

我幼年在成都受中小学教育,成都盆地的风景,我很熟悉。拿它来比江南,两地差不多,但是,江南麦地那碧绿如油的风景,恐在川西还见不到。哈哈,我真幸运,亲眼看到了秀丽的江南。江南人听见我说这话,就说:“你还没有到过苏州、无锡啊!那一带才是真正的江南!”这样的话,又引导我转而展望太湖沿岸。是的,我们部队的先遣队已经挺进到太湖东岸与当地人民游击队结合起来了,我是部队指挥员,我应该亲自到那一带去看一看,看看那新扩大的游击区和美丽的江南风光!

有一天傍晚散步的时候,我跟同伴们跑上一个高高的浅山。大家向远处瞭望,指认云树:那是茅山,那是乾元观,再过去就是宝华山脉,山脉的西头就是有名的龙潭。再往东南方面看,便是太湖沿岸,那边是长荡湖,那边是宜兴山区,正东就是苏州、无锡,往北过铁道就是长江到江北的线路。夕阳的红光平铺地照着金黄色的油菜花,河堤上边的杨柳,成线式地向远处延伸。河内的舟船,远看上去,那张挂着的风帆,慢慢地移动着,笔直地擦过树梢。还有点缀在这些场子里最生动的景象,是十几个儿童骑着牛,兴高采烈地向疏落的农舍加鞭。同伴中有一人突然高叫:“好一幅阳春烟景!”

这时,我记起一个同志写给我的信,信中说:“我爱这战斗的春天,我爱这春天的战斗!”这句话很好,我们确实在与日本军队顽强地战斗着,当着这美好的春天!

背景介绍

陈毅,1901年生,四川乐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战斗的春天》节选自陈毅元帅1939年撰写的革命战争回忆录《江南抗战之春》。这篇作品文笔优美细腻,语言朴实而生动,涉笔成趣。作者虽身处艰苦的战争环境,但通过描写抗日战场上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展示了我军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我爱这战斗的春天”就是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写给他的信中所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朗读者:北京一中院刑二庭 刘璐

编辑:耿雨亭 孙慧


作者:

北京一中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