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微朗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2023-06-14 11: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也许你曾被毛泽东家书中“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的恳切感动;

也许你曾因“半床棉被”故事中党员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动容;

也许你曾为陈然自白书中“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革命者浩然正气震撼;

……

红色经典

因时而兴、承古启今

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然的气

能让我们补充营养、汲取勇气、传承精神

北京一中院推出

“红色经典微朗读”系列

让我们一起,从文字和声音中

感受红色经典的力量

红色经典微朗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02:33

原文

《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以外,对此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帝都热河》一书中曾有记述。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

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背景

1936年6月,美国人斯诺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被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采访考察。之后,斯诺根据这些采访笔记整理汇编成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这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在这本书中,斯诺不仅思考了“这些人(指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人”,更在探究“他们因何而成为了这样的人”。他把目光聚焦在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等优秀共产党人身上,既记录当下,也追叙过去。在文末,斯诺写道,“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换言之,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这个政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了他们最后必胜的结局。

朗读者:北京一中院审管办 吴炜佳

编辑:孙慧


作者:

北京一中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