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基层既是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疏导各种矛盾的“茬口”。北京一中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要求,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主动对接社区,将司法职能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发挥法官专业特长和领域优势,以专带群,帮助人民调解员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以依法能动履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社区里的“示范课堂”
“我不交物业费,也不能不收我停车费啊,我不交物业费肯定是有我不交的道理……” 因为停车费,王大哥(化名)已经和物业“较劲”了很久,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甚至剑拔弩张的局面。
社区的人民调解员小张(化名)有些发怵,“法律上怎么规定的?我对法条的理解对吗?我说了他们能信吗?处理得不好会不会引发其他居民的不满?”
正在小张发愁的时候,刘婷来到了社区。
作为一名民商事审判领域的资深“速裁”法官,刘婷听到小张对“案情”的描述后,分析认为停车费只是个表面问题,如果不“一揽子”解决双方的物业纠纷,即便没有了“停车费”,也还会有其他纠纷。
于是,在社区的支持下,刘婷在社区调解室里搭起了“示范课堂”。
第一次面对面坐下来,双方目光闪躲,气氛有些尴尬,平时口若悬河的王大哥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在刘婷的引导下,王大哥慢慢地进入状态,把心中所想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刘婷在耐心听完王大哥的表述后,发现王大哥想单独交停车费而不想交物业费的原因只是因为物业公司的服务人员态度生硬。
于是,刘婷向王大哥逐一解读物业纠纷相关的法律规定,还一并解释了王大哥可能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风险和后果。
听完刘婷的解释,王大哥动摇了,刘婷趁热打铁,让物业公司拿出诚意,提出解决方案。
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合意,刘婷据此拟定调解方案,写明双方履行内容和不履行的后果,在小张的见证下,双方签字盖章、握手言和。
事情解决后,小张把调解协议上传至人民调解平台系统,激动地说:“你知道吗,这是我第一次成功调解”。
与此同时,王大哥也“杀了个回马枪”,重新找到刘婷和小张,和她们郑重握手,表示了感谢。
“这是一个示范课堂,通过手把手指导流程,我跟法官学到了调解的实战技术,下一次我觉得我可以自己试试啦。”
没过多久,刘婷就收到了小张成功调解数起物业费纠纷的消息:“以后与欠缴物业费相关的纠纷,我们都是专家啦!”
居民议事厅里的三方调解
“嘀嘀嘀——嘀嘀嘀——”驻点法官王晴刚拨通小周(化名)的电话,就传来了被挂断的声音。
原来,小周是住在3楼的租户,春节期间,因为家中暖气管道漏水,导致2楼赵大姐(化名)和1楼李大爷(化名)家中的家具、墙壁等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赵大姐和李大爷向居委会和物业反映情况,居委会多次组织协调,但小周都以自己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参加。
一来二去,赵大姐和李大爷产生了不满,经常拨打12345投诉。这次王晴打过去的电话,和居委会杜书记拨去的电话一样,都被拒接了。
杜书记担心,每多耽搁一天,不仅赵大姐和李大爷的房屋损失会进一步加重,后续调解的难度也会增加。
时间紧迫,王晴建议杜书记先找到业主,毕竟业主是房屋所有权人,因房屋漏水产生的损失,业主应当负有责任。
于是,杜书记找到了把房屋出租给小周的业主老吴(化名),老吴表示绝对配合工作,这让王晴和杜书记的心踏实了一半。
居民议事厅就设在居委会里,是平时居民议事、解决纠纷的场所。老吴、赵大姐和李大爷到了后,赵大姐和李大爷先声夺人,说老吴应该请工人修缮墙壁、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家具,让家中“恢复原状”。
王晴和杜书记知道,与其说二人是在给老吴出难题,不如说是在抱怨这件事情拖到了现在。
于是,杜书记主动安抚二人的情绪,王晴主动释明法律规定,待二人平复心情后,王晴和杜书记进一步解释,如果请老吴协调工人和购买家具,周期长、效率低不如由老吴直接赔偿损失。
这时,老吴也表态表示愿意赔偿所有损失。看到老吴诚恳的态度,赵大姐和李大爷二人表示也都愿意退一步,愿意采纳居委会的建议。
杜书记拿出调解协议的模板,三方有疑问的地方,王晴进行有针对性的释法析理,对于需要补充的内容,王晴一边向当事人确认,一边向杜书记解释如何把“大白话”转变成“法言法语”,添加到协议里。
在王晴的专业帮助下,一份表达准确、内容清晰的调解协议完成了,三方迅速签订。老吴当场转账,赵大姐和李大爷也在王晴的指导下当场写下了收条,各方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居民议事厅。
杜书记拍拍王晴的肩膀说:“谢谢王法官啊,您教的真好。我在旁边这么边看边学,这有关系的法律都学明白了,做调解工作的好招也学到了。尤其是有了这份'调解模板',咱们居民在自己小区的议事厅里,就能把烦心事捋顺了。没有法官,我们自己也能调了。”
长期以来,北京一中院派出骨干力量前往街道、乡镇、社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既做“法律宣讲员”“政策解答员”,又当“纠纷调解员”,真正做到前移解纷关口、延伸服务触角、下沉力量资源,帮助基层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为北京首善之区建设贡献一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