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学堂——昆曲表演人才培养项目
炎夏时节,酷暑难当。在北方昆曲剧院条件简陋的临时排练厅里,荣庆学堂项目依然开展地如火如荼,他们无惧酷暑、无畏高温,用坚守展现着对传统的敬畏,用汗水诠释着对艺术的执着……
为了持续培养青年人才,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和特色剧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自2018年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资助下,策划实施了“荣庆学堂——昆曲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立足北方,辐射到全国范围的表演艺术家,敦请他们传授教学。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折子戏,通过挖掘整理继承再次出现在昆曲舞台上,为传承昆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传承范式。目前,2022年度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荣庆学堂昆曲表演人才培养”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传承教学工作,将于7月10日至12日进行集中汇报。
孔爱萍老师授课
李亚莉老师授课
马玉森老师授课
此次汇报的剧目有蔡正仁老师教授的《惊鸿记·太白醉写》《邯郸梦·扫花》《邯郸梦·三醉》、乔燕和老师教授的《西游记·胖姑学舌》《牡丹亭·闹学》、张毓文老师教授的《渔家乐·刺梁》《烂柯山·痴梦》《白蛇传·断桥》、韩建成老师教授的《浣纱记·回营》、马玉森老师教授的《琵琶记·南浦》、焦敬阁老师和刘琪老师教授的《小上坟》、侯广友老师教授的《西川图·三闯》《西川图·败惇》、李亚莉老师教授的《战金山》、林继范老师教授的《跃鲤记·芦林》《红梨记·醉皂》、顾预老师教授的《西厢记·跳墙着棋》、张世铮老师教授的《十五贯·判斩》、顾凤莉老师和汪世瑜老师教授的《狮吼记·跪池》、蔡正仁老师和张静娴老师教授的《琵琶记·盘夫》、李鸿良老师教授的《风筝误·惊丑》、张静娴老师和岳美缇老师教授的《狮吼记·梳妆》、陆永昌老师教授的《琵琶记·卖发》、刘国庆老师和曹宝堂老师教授的《吕布试马》、周雪雯老师教授的《焚香记·阳告》、孔爱萍老师教授的《牡丹亭·写真》。(排名不分先后)
刘国庆老师授课
张毓文老师授课
汪世瑜老师授课
侯广友老师授课
韩建成老师授课
张世铮老师授课
顾预老师授课
(*图片排序不分先后)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更多申报信息及资助流程可登录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官网或关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微信公众号了解查询。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