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府探秘——克勤郡王府
2022-09-05 10:3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克勤郡王府,又称衍禧郡王府、平郡王府,是清初有佐命殊勋的“八大铁帽子王”府之一。

有意思的是,克勤郡王府里的几代王爷都跟文学巨匠曹雪芹有联系。不仅如此,堂堂的铁帽子王竟也拉起了洋车,这又是为何?

今天就让小志带着您,走进克勤郡王府一探究竟吧。

战功赫赫 追封郡王

克勤郡王府位于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西邻南沟沿,东接观音庵,北端与东铁匠胡同隔街相望。

图中阴影部分即克勤郡王府王府坐北朝南,总建筑面积3717平方米,布局紧凑、建筑精美。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府中主要建筑为:面阔5间的正门,门外石狮子一对,对面有巨型青砖影壁一座。府内建筑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正面甬路北端有月台,上建面阔5间的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两层的配楼,面阔5间;两配楼北侧各建连山配房7间。面阔3间的后殿,面阔5间的后寝,面阔7间的后罩房。大门两侧为连山倒座房,并与东南、西南的转角廊房相连,转角房北接配楼。西路有三进院落,但建筑物较少。三进院有面阔5间的北房,东、西厢房各面阔3间。东路北端有三元庵等两座庙宇,故东路北墙南移,以让出两庙位置。东路又分为东西并列的两院,内含五座小院,建筑物亦不多。

克勤郡王府平面图第一代克勤郡王名为岳托。他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最初被授予台吉,继而封为贝勒。岳托和他的兄弟们一样,生长在军营中,经常跟从他祖父努尔哈赤一起战斗。20岁时,岳托开始率领部队上战场。他骁勇善战,擅长谋略,鲜有败绩,因而名冠三军。但他的脾气很大,容易急躁。

第一代克勤郡王 爱新觉罗·岳托努尔哈赤去世后,岳托极力支持自己的八叔皇太极继承汗位。可以说,皇太极能顺利即位,岳托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清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晋封岳托为和硕成亲王。然而同年八月,有人指控岳托包庇莽古尔泰、硕讬,离间济尔哈朗、豪格。皇太极令众亲王、贝勒议岳托之罪。众王公认为这是谋逆大罪,应定为死罪。但皇太极念及岳托的赫赫战功,只是把他降为多罗贝勒,并且罢免其兵部的职务,其余的皆予以宽免。

一年后,宸妃海兰珠诞育皇子。皇太极大喜,在盛京(今沈阳)演武场设宴款待王公使臣。期间,为展示大清诸王的武艺高强,特命竖起箭靶比射。众王公贝勒都在皇太极授意下努力表现自己,但是岳托身体不适,多次向皇太极推辞不射,却没有批准。勉强之下,岳托拿起弓箭,射了5箭都掉在地上。在座的一些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岳托气急,将手中的弓掷向嘲笑他的人。

这下犯了大忌。众王公大臣奉命联合审判,议定岳托死罪,皇太极不允。后来众议将岳托圈禁,财产没收,皇太极仍不允。最后,议定夺岳托所属人员,罚银五千两,削贝勒爵,皇太极才勉强应允,但只将岳托从多罗贝勒降为固山贝子,暂在家思过。

崇德三年(1638),皇太极恢复了岳托的贝勒爵位。八月,皇太极命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兵;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兵,一起统兵征战。

岳托率军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但不久,他感染了天花,于第二年在军中去世。多尔衮率大军回到盛京后,皇太极发现汇报战绩时没有岳托的名字,很是吃惊,询问原因,才知道岳托已病故。皇太极悲痛万分,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同时命令不要告知其父代善。等到岳托灵柩运回盛京,皇太极亲至城外的沙岭遥奠。后来,皇太极下诏追封岳托为克勤郡王,其爵世袭罔替。

曹家女婿 削爵圈禁

岳托去世后,其长子罗洛浑先是承袭父亲的贝勒爵位。五年后,顺治元年(1644),罗洛浑以功晋封衍禧郡王,即第二代克勤郡王。清军入京后,罗洛浑奉旨在石驸马大街修建王府,即克勤郡王府。所以,虽然铁帽子的爵位是岳托得来的,但他一天也没有住过这座京城的府邸,其子反而成为王府的第一任主人。

罗洛浑于顺治三年(1646)病逝,其长子罗科铎随后承袭王爵。顺治八年(1651),顺治帝又改王爵封号为平郡王。康熙二十一年(1682),罗科铎去世。王爵随后由其四子讷尔图、六子讷尔福承袭。

康熙四十年(1701),讷尔福病故。其长子讷尔苏继承王爵,成为第六代克勤郡王。

讷尔苏为人机敏聪慧,康熙帝对其十分器重。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帝将自己的亲信、江宁织造曹寅的长女曹佳氏指婚给讷尔苏,为其嫡福晋(正妻)。

有人猜测《红楼梦》中贾元春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姑姑曹佳氏(电视剧《红楼梦》截图)

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他与康熙帝自幼关系甚佳。康熙帝六次南巡,有四次曹寅接驾,并以其织造府作为皇帝行宫,可见曹家与皇家的密切关系。讷尔苏时年17岁,成了曹寅之婿,也为曹雪芹之姑父。

康熙帝在位时,诸皇子为争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后称“九龙夺嫡”,太子胤礽更是两立两废。为此,立谁为储君,让晚年的康熙帝十分苦恼。

康熙五十七年(1718)春,准噶尔部进攻西藏。同年十月,康熙帝封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命其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准噶尔,收复西藏。同时,康熙帝派讷尔苏随同胤禵共往青海,协助其作战。康熙六十年(1721)十月至翌年四月,胤禵回京面受“来年进兵大计”。此期间由讷尔苏代署大将军印务,可见康熙帝对他的信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即位,为雍正帝。雍正帝登基后,开始清算与自己反目的诸弟兄,其中就包括一母同胞的胤禵。他将胤禵从前线召回,解除其兵权,贬爵,禁锢。讷尔苏于雍正元年(1723)返京,同年七月被授管理上驷院事务。后来,雍正帝认定讷尔苏为胤禵一党,遂于雍正四年(1726)亦将讷尔苏削爵,并“高墙圈禁”。对外宣布他的罪名为“在西宁军前,贪婪受贿”。

在这场宫廷内部的政治风波中,江宁曹氏也受到牵连。曹雪芹之父曹頫[fǔ],于雍正六年(1728)遭革职抄家之祸。当时曹雪芹仅为一幼童而已。

品学兼优 三朝礼遇

讷尔苏被削爵治罪后,由曹佳氏所生的长子福彭承袭爵位,他也是曹雪芹的表哥。

福彭幼年时聪明伶俐,可谓英年早慧,康熙帝甚爱之,遂将其养育宫中,与自己最喜爱的几位皇孙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弘皙(废太子胤礽的次子)等在一起。福彭本是远支宗室,仅因其才智过人,才有此殊荣。

第七代克勤郡王 爱新觉罗·福彭

雍正四年(1726),19岁的福彭袭爵,成为第七代克勤郡王。两年后,福彭被雍正帝选入内廷,与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等几位皇子共同读书,或谓作伴读。雍正帝因福彭最年长,且品学兼优,希望他能为共读诸皇子作出表率。

雍正八年(1730),雍正帝命福彭至盛京整修皇陵前河道。雍正十年(1732)正月,福彭被任命管理镶蓝旗满洲都统事务。雍正十一年(1733)二月,雍正帝任福彭为玉牒馆总裁。同年四月,福彭任军机处行走,开始参与机要。四个月后,福彭被授定边大将军,出塞征讨准噶尔部。此时的福彭年仅26岁,可见雍正帝对他十分信赖和器重。

弘历与福彭既是发小又是同学,友情深厚。弘历的诗文集《乐善堂全集》,特请福彭为之作序。书中载有多篇赠福彭的诗文,二人友情之深可见一斑。福彭文武全才,不仅娴于诗文,且深通谋略,治军有方。弘历对福彭十分赏识,称赞他:“虽年少而器识深沉,谦卑自牧,娴学问,通事理。”

《乐善堂全集》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帝驾崩,弘历即位,为乾隆帝。他一登基,就立即召福彭自前线返京。同年十一月,乾隆帝命福彭协办总理事务,地位仅在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之下。次年三月,福彭被任命管理正白旗满洲都统事务,而江宁曹氏正是隶籍正白旗。福彭成为管理曹家的最高长官后,因至亲关系,对曹家自然予以照顾。这使得家境不堪的曹家在生活水准上有所恢复。

乾隆二年(1737)三月,福彭受命修理盛京三陵。同年十月,他被调管正黄旗满洲都统事务。乾隆三年(1738)七月,福彭被擢任为议政王。乾隆帝对其职务一再擢升。

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弘皙逆案”。以废太子胤礽的次子弘皙为首,“团结”了一批皇室宗亲,图谋不轨,妄想篡夺皇位。乾隆四年(1739),阴谋败露。

乾隆帝将此案交给了福彭审理。但福彭却在这次政治事件中惹出事端,遂从乾隆四年(1739)冬至乾隆七年(1742)冬,在这三年时间里,福彭从朝中销声匿迹。

由于福彭失势,曹家失去了最后的靠山,从而彻底败落。

乾隆十三年(1748),福彭病逝。乾隆帝特降谕旨:“平郡王宣力有年,恪勤素著,今闻患病薨[hōng]逝,朕心深为轸[zhěn]悼。特遣大阿哥携茶酒往奠,并辍朝二日。”同时,乾隆帝还格外关照福彭的墓碑,吩咐人精心雕制。

福彭一生中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知遇之恩,史所罕见。

难以为生 王爷拉车

福彭去世后,由其长子庆明于乾隆十四年(1749)袭爵。但是一年后,这位年轻的王爷就病故了,享年19岁。王爵由讷尔苏第四子福秀(同为曹佳氏所生)之子、福彭嗣子庆恒于乾隆十五年(1750)继承。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以庆恒先祖岳托“茂著壮猷[yóu]”(有丰功伟绩,为清朝做出过重大贡献),克绍骏烈,其原封爵号应永绍嘉名,勿令更易,特旨令现袭之平郡王仍复克勤郡王封号。

庆恒病逝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由其堂叔雅朗阿袭爵,即第十代克勤郡王。雅朗阿非讷尔苏所生,自然跟江宁曹氏也无血亲关系。

第十五代克勤郡王晋祺的福晋和格格

至此到清末,王爵又袭封了六代。宣统元年(1909),第十六代克勤郡王崧杰去世,其子晏森袭爵,为末代克勤郡王。

1912年,清帝逊位,王公贵族们从此断绝了俸禄。为了生计大家纷纷出售自己的王府,晏森也不例外。他将王府卖给了北洋政府前国务总理熊希龄。

但由于不会过日子,晏森变卖家产也难以为生。堂堂“铁帽子王”无奈去卖苦力,租了辆车,入行当了拉洋车的车夫。

末代克勤郡王 爱新觉罗·晏森

一开始洋车生意还行,要车的人先点他的车,因为他斯文、车干净。后来得知他是前朝郡王,人们就退避三舍了。一些坐过他的车的人事后就后悔:“王爷拉车,咱坐,折寿啊!”再后来,只要他一上街,叫他车的鲜有,追着看的众多:“嘿,龙行虎步,透着不一般。”

王爷拉车这一破天荒的新闻,被当时北平好多家报纸都进行了追踪报道,标题就是“铁帽子王拉洋车”,着实吸引了很多眼球。社会上也因此戏称晏森为“车王”,就连他家祖坟都受牵连,被民间称为“车王坟”。

后来,溥仪听说了晏森的囧事后,为了维护皇族的体面,曾赏赐给他一些大内珍宝。不料这位不争气的“车王”居然转手就把这些珍宝低价变卖,拿着钱去挥霍了,气得溥仪直跺脚。

由于穷困潦倒,以至于这位末代克勤郡王具体是哪年去世的都无人知晓。


作者:

北京市方志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