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故事丨安禄山祸乱幽州城
2022-11-28 12: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初九,一队兵马浩浩荡荡直奔幽州城南门。突然,一位老汉从路旁冲出,抓住领头战马的缰绳,拦住队伍,大声斥责道:“当今圣上待你安禄山不薄,你真是狼子野心,无父无君的禽兽!”话音刚落,队伍中闪出一匹高大壮硕的坐骑,马上之人缓缓向前,厉声说道:“当今佞臣乃杨国忠,我忠心唐室,遵旨讨逆而已。”这个人就是“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
 
善于钻营 屡屡升迁

安禄山是个胡人,老家在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本来姓康。他母亲名叫阿史德,是个巫婆。相传他母亲多年不育,便去轧牢山(突厥人尊轧牢山为战斗神)祈祷,此举果然“灵验”,唐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安禄山降生,据说“是夜赤光傍照,群兽四鸣,望气者见妖星芒炽落其穹庐”。当时的范阳节度使张仁愿发现天象异常,派人搜查附近的庐帐,本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杀了很多大人小孩。

安禄山命大,被人藏起来,躲过一劫。阿史德觉得这孩子天生与众不同,认为是神灵转世,索性就取名“轧牢山”。他从小随母亲在突厥部族生活。开元初年,他与将军安道买的儿子等人一起逃离突厥。后来,他与安道买的儿子结拜为兄弟,从此冒姓安氏,名禄山。

没过几年,安禄山成人,长得又胖又丑,脑袋瓜却非常灵透,通晓九种民族语言,在互市充当牙郎,给不同民族买卖双方牵线,以此为生。但他性情残忍,善于揣测人心,很多人不愿意跟他打交道。

转眼到了开元二十年(732),安禄山不知怎么偷鸡摸狗偷到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眼皮子底下,张守珪令左右将其乱棍暴打。安禄山情急之下大喊:“大人您不想灭掉奚和契丹吗?何故打杀禄山?”张守珪听他出口不凡,未加惩处,并任命他为“捉生将”,让他到军前效力,与史思明一起去敌营抓人。安禄山熟悉山川地形,常常以少胜多,捉了不少契丹人。于是,张守珪提拔他做了偏将,后来还收其为义子。安禄山不负所望,屡立战功,官至员外左骑卫将军。

令张守珪没想到的是,当初没杀掉这个胡人,后来想杀居然杀不了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安禄山讨伐契丹失利。张守珪上奏,请斩安禄山。开元名相张九龄一看,不假思索,大笔一挥,批准。可唐玄宗却认为他骁勇善战,可以免官继续军前杀敌。张九龄甚至说过“乱幽州者,必此胡也”,无奈唐玄宗不听。

瞒天过海 偷筑雄武

开元二十八年(740),安禄山东山再起,坐上了平卢军兵马使的位子。御史中丞、河北采访使张利贞到平卢巡查,安禄山百般讨好。张利贞回朝后,“盛赞禄山之美”。就这样,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他趁热打铁,抓住一切入朝的机会,向皇帝表忠心。有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跟唐玄宗说:“营州境内蝗灾,臣对上苍发誓,如果忠君不贰,就请老天爷显灵,遣散害虫。”誓言还没说完,一群红头黑鸟飞来把害虫吃了个精光。可是,这种欺骗三岁孩子的把戏,唐玄宗竟然信了。

看到杨贵妃宠冠六宫,安禄山不惜自请拜小他18岁的杨贵妃为干娘。天宝十年(751),杨贵妃让年近50岁的安禄山“作三日洗儿”,然后用大襁褓包起来,用大轿子抬着,欢呼取乐。唐玄宗目睹这一切,居然“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丝毫没有警惕。

这个肥头大耳、300多斤的大胖子,实际上颇有心机,包藏祸心。早在天宝六年(747),他就在范阳郡北部(今北京以东,天津蓟州黄崖关一带)建了一座城,号称“雄武城”,对外宣称是为了防御敌寇侵犯,实际上却在城内“峙兵积谷,养同罗、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人为假子,教家奴善弓矢者数百,畜单于、护真大马三万,牛羊五万”,招募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只待时机成熟,发动叛乱。

作为安禄山起兵的根据地,幽州城在唐代逐渐发展成为不亚于长安和洛阳的大城市。城内人口不下20万,不同民族混居,“妇儿皆习军马,家家自有军人”,民风彪悍;粮食储备十分可观,冶炼业、盐业发达,完全可以供应战争所需。

经过长达10余年的精心筹划和准备,幽州城兵精粮足,大唐王朝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起兵反叛 命丧家贼

安禄山这么大的举动,朝廷不可能不知晓。可是尽管有人想揭穿他的真面目,无奈他太精明,在唐玄宗面前表演得天衣无缝。

天宝十三年(754)正月,安禄山来长安恶人先告状,在唐玄宗面前说:“臣不是汉人,不识字,陛下破格提拔我,杨国忠一直不甘心,想杀掉我。”唐玄宗好言安慰,甚至在安禄山返回幽州时,亲自为其饯行,还把自己穿的衣服给他披上。这一举动让安禄山惊出一身冷汗。他做贼心虚,搞不清皇帝是试探还是真心。出长安后,安禄山昼夜不停,日行三四百里,唯恐皇帝明白过来,派追兵取他性命。不久,唐玄宗发现派往幽州的使者受贿,这才察觉使者已经被安禄山收买,之前的情报都是假的。但此时无论他以什么理由召唤,安禄山都铁了心不再进长安城一步。他终于要反了。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初六,安禄山安排了一场宴会。酒酣耳热之际,他拿出一张山川形势图,在十几名将官面前,从范阳到洛阳,从洛阳到长安,一山一水,一关一卫,纤毫毕现地展示出来。此时,他的野心已暴露无遗。随后,每个将官的面前又摆上黄金白银、奇珍异宝。安禄山毫不掩饰地说:“随时准备起兵,目标长安,有违命令者,一律斩首。”

两天后,机会来了。到长安奏事的官员返回幽州后,安禄山趁机伪造诏书。他一边把诏书展示给各将领看,一边宣布:“当朝天子传下密旨,让我带兵入朝讨伐杨国忠,铲除奸佞小人。”没有一个将领相信这是真的,但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贞观以来,天下太平,百姓早就不知道何为战争。听说安禄山造反,朝廷上下一片哗然,不知道如何应对。有的州县慌忙把仓库里的兵器、铠甲拿出来,可是很多已经糟朽,根本不能使用,甚至连禁卫军也是新招募的市井之徒。叛军势如破竹,仅仅用了35天就占领洛阳。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宣政殿登基,自称雄武皇帝,建元圣武,国号大燕。

一年后的安禄山,身患重病,浑身生疮,双目失明,有意传位给他最宠爱的幼子安庆恩。一个深夜,次子安庆绪为争夺“皇位”,率兵包围安禄山大帐。侍从李猪儿执刀杀入,猛砍安禄山。重伤的安禄山欲取床头佩刀反击,不料刀已不知去向,他大喊:“亡我是家贼!”一代奸雄就这样凄惨地离开了人世。

“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幽州、成德、魏博等河北三镇趁机崛起,不服中央管束,统一的唐王朝开启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而幽州城经过这场劫难,军事地位更加凸显,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

文章引自:《北京老城故事》,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


作者:

北京市方志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