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5
报送昨日工作情况
08:10
查收通知、打印材料
08:20
呈报通知、传达交办要求
08:45
申领发放办公用品、联络采购
09:30
公文校对、呈送文件、查收新通知
10:30
统计表格、排值班表
11:30
查收紧急通知并传达
这是怀柔法院综合办公室干警
刘钊的一上午
“座机要是长时间不响,我就感觉是线坏了,得去检查一下才安心。”身处信息传递中枢,刘钊与诸多办公室干警一样,每天都要应对座机、手机、电脑传来的“交响曲”。
2011年刚到怀柔法院时,刘钊负责技术运维工作。因为担心技术问题耽误了审判工作,一接到维修电话,他就不自觉地小跑前往,被同事笑称脚上踩了两个风火轮。这样的似火热情,在2015年调岗为综合办公室内勤后,依然保留着。
接听来电、传达通知、管理公文、收发信件、报送数据、布置会场、采购耗材……琐碎、繁杂抑或是紧急的工作在他的“安排”下,总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洁的办公桌、标记清晰的事项记录本、两个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及时传达的通知和总是倾听状的表情,都是印证。“有事找刘钊”成了很多同事不自觉的习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承担了大量的通知、统计工作,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假期。一次疫苗集中接种,为了不让同事在寒风中久等,也便于接种工作人员登记,他一一编发短信,告知百余名接种干警编号和集合时间地点,把小事做到了极致。“夏天组织打疫苗时,他后背都湿透了”,他的用心,同事们都看在眼里。
不过,忙碌的他也有过迷茫和焦虑:日复一日的琐碎消磨了本就不突出的成就感,本领增长在哪里?抛掉困惑的过程,伴随着对一个个“领域外的难题”的克服。
第一次有法官找他送达涉外司法协助时,学计算机的他一头雾水,外语不通、法律不懂、流程不知,哪哪都感觉不顺畅了。为了尽职当好“快递员”,他全面查找、研读相关制度,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一番钻研,在同事的协作下,总算知道了该怎么填报系统、缴纳费用等,最终协助法官顺利送达文书。
为使这项工作更顺畅,他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简易说明,诸如翻译、费用、请示告知事项、易错点等都写在上面,每次法官填报前,都可及时便利地告知注意事项。后来,他还和家里的宝宝一同打卡捡起了英语,以备需用。
当被问到如何十多年如一日对工作保持热爱,刘钊想了想表示:“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在这个岗位,就要保持开盲盒的乐观心态,常怀热爱和期待。”这就是他,一个大家身边的“勤务兵”。
供稿 |怀柔法院
编辑 | 梁瀚伟 姚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