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当过“临时妈妈” | 《底线》番外篇
2022-09-26 17: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随着电视剧《底线》的热播,紧凑的剧情、高能的台词、强大的演员阵容,让人直呼“上头”,不少法官办案之余纷纷加入追剧行列。剧中呈现的基层法院法官真实工作生活状态、各个案件背后反映的人生百态,在法官朋友圈引起强烈共鸣。可以说,每个法院人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熟悉的剧情也让不少法院人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勾起一段段尘封的回忆。

即日起

京法网事开通

“《底线》番外篇”专栏

请法院er和您分享

剧外的法庭故事

现实比剧更精彩

敬请期待!

随着电视剧《底线》热播,我也加入了“追剧大军”中。其中第五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离婚案件的庭审中,父母吵得不可开交,旁听席里的小孩被吓得哇哇大哭。看到这一幕,法官方远把孩子抱出去安抚,在接下来整个开庭过程中,方远也是一直抱着孩子开展调解。这一举动被众多网友点赞,小小的细节折射出法院人的温暖。

这让我想起了某天下午,我刚刚结束一个庭审准备回办公室。这时隔壁法庭的书记员小杨匆匆走出来,看到我,她着急地说:“姐,我们被告人抱着孩子来开庭了,这庭怎么开?”

我来到隔壁法庭,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怀里正抱着一个男孩。从主审法官那儿得知,这是一个盗窃案件的被告人,计划定于下午开庭。由于被告人正处于哺乳期,依法被取保候审,且家中无其他人照看婴儿,被告人只好把孩子也带来了法庭。我看了看她怀里的孩子,不到一岁的样子,两只大眼睛扑闪扑闪地到处看,好像很好奇又有些胆怯。

被告人抱着孩子,这个庭审要怎么进行,难不成要取消了?

我灵机一动:我也有个差不多大的孩子,对照顾一岁左右幼儿这种事情驾轻就熟,不如我来临时照看一下孩子,只是不知道这位妈妈是否放心把孩子交给一个陌生人。

“你好,我是顺义法院刑庭的法官张伊。我家宝宝跟你孩子差不多,你看要不我帮你哄一会宝宝,你先去开庭。”被告人犹豫了一下,随后把她怀里的宝宝交给了我:

“我相信您,张法官!”

庭审终于可以正常进行了,主审法官和他的书记员都松了口气。

我把孩子带到等候区,原以为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会哭闹,没想到这个小家伙非常“给力”。他只是用他纯真无邪的大眼睛盯着我,小手紧紧揪着我胳膊,看得出还是他很紧张。

“宝宝,这里是法院,我是法官阿姨,这位叔叔是书记员。”我试图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没关系的,妈妈一会儿就来,阿姨先陪你玩一会。”

渐渐地,在我的安抚下他的小手松弛了,不再紧拽胳膊了。他开始仔细观察我,这时,我胸前的法徽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伸出小手努力去触摸那一抹红色。

“这是法徽,是人民法院的标志。”

接下来的时间里,宝宝一边“研究”着法徽,一边安静地听我讲述法院的故事。

庭审进行得十分顺利,宝宝看到了妈妈,赶紧伸开手臂、往妈妈怀里钻。

“宝宝一直很乖,还对我身上的法徽很感兴趣”,我把孩子抱给被告人,同时嘱咐她,“你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要再做违法的事情了,要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为宝宝做好表率!”

被告人十分感动,抱着孩子真诚地说道:“法官,谢谢你,我都明白你们的苦心,我一定遵纪守法,好好抚养孩子长大!”

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法律条文看似冰冷,但只要我们每一个法院工作者带着感情去传递,也可以很有温度。从当事人的接待、法律文书的送达、释法明理,到疑难案件的调解、复杂案件的公正判决,只要我们坚持以司法为民之心服务群众,就能传递司法的温暖。

供稿:顺义法院

作者:张伊

编辑:姚日辉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