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蓉: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刑事法官!
2023-09-07 10:0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你取保候审期间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考虑到被害人对你表示谅解,你也自愿认罪认罚……原审法院的量刑并无不当。”

法庭上,孙蓉一身法袍,将判决理由娓娓道来。释法说理深入浅出,让认为一审量刑过重的被告人低下了头。最终,被告人表示接受一审判决,自愿撤回上诉。

案结事了,服判息诉,这起案件是孙蓉平日工作的缩影。扎根法院十三载,在她心中,刑事审判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捍卫公平正义的信念和责任。

法官,也是“新人演员”?

刑事审判需要多角度、全方位洞悉案件事实,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文字与图片之余,如何让案发现场的客观情况真实可触?孙蓉说,会判案的刑事法官可能还是能还原现场的“好演员”。

在审理刘某某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一案中,为了验证被告人供述的真伪性,她购买了与案件中被告人作案工具相似的“狗套子”,尝试还原案发现场的情况。审委会上,在介绍完案情后,孙蓉放下一句“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就让助理把“狗套子”戴在了自己脖子上。几个演示动作简单明了,直接戳破了被告人的谎言。

在孙蓉看来,从事刑事审判业务,不仅要有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务技能。在张某等四人故意伤害一案中,涉案录像未全部保存,证据存在瑕疵,四名被告人在法院审理阶段全部翻供,且拒不配合案件审理,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全面掌握案件情况,孙蓉多次实地走访案发地——商场地下二层的锅炉房。穿梭在布局复杂的楼道间,她的制服被汗水印出盐花,但案件细节也了然于胸。结合案发地的方位图、监控录像的分布以及录制原理,孙蓉对被告人及被害人的动线进行勾画,排除合理怀疑,最终还原了案件真相。

多年来,熟悉孙蓉的同事都知道,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始终是她坚持的标准。“刑事审判要遵循天理国法人情,要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够经得起时间和法律检验,每一份工作都不容马虎。”孙蓉说。

法律,可以像太阳一样温暖

在孙蓉看来,司法审判的每一项相关工作,都应当带有法律的温度。

刑一庭曾受理一起“三胞胎之母杀夫案”,案件虽已审结,但三胞胎的成长却始终牵动着孙蓉的心。为了帮助孩子们摆脱心理阴影,她多次前往“太阳村”看望。

“阿姨好!”“来,快站直,让我看看你们是不是又长高了。”多年来,逢节必访,关心、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孙蓉与孩子们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法律是刚性的,但是作为司法队伍的一员,始终要有温度地工作。”孙蓉说,对刑事审判业务的执著,是始终支持自己干好各项工作的最大动力。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在养老防诈宣传中,孙蓉率先带头,兼任养老防诈普法教育的宣传员,多点分散发放《社区养老防诈攻略》手册。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了解相关情况,她还带领同事制作并张贴各类防诈骗宣传标语,提高社区群众防范意识。

身边的榜样

“蓉姐,你有办过套路贷的案子吗?”“蓉姐,你知道帮信罪的涉案金额怎么认定吗?”在办公室里,孙蓉总是会接到各种各样的求助。

在一起故意伤害罪的调解工作中,法官助理宋叶娉婷遭遇了硬骨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与被告人家属在调解时迟迟难以就赔偿金额达成共识。看着小宋打起了退堂鼓,孙蓉立即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调解工作本就困难重重,要因案制宜,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家属平复心绪的时间,引导双方放下对立情绪,尝试打开心结。”

基于案件事实,明确责任,释法说理,让双方当事人在合理预期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在孙蓉的指导帮带下,宋叶娉婷成功找到了症结,一点点解开了矛盾。在俩人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热心鼓励,耐心解惑,贴心指导,孙蓉的回复总能让来请教的同事满意而归。她说,传帮带是单位的老传统,自己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十三年兢兢业业,十三年法槌铿锵,她始终心怀人间大爱,将刑事审判与国法天理人情紧密相连,用耐心化解愁怨,用专注定分止争……”

在北京三中院第二届寻找“身边榜样”活动中,孙蓉凭借沉稳细腻的审判风格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成功入选。握着儿子在现场递上的奖杯,孙蓉说,“我从事的就是我所热爱的,衣带渐宽终不悔,我愿意为司法公正扬旗,为法治道路燃灯。”

供稿:北京三中院

编辑:刘青青 郭进

审核:刘小源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