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法院为民榜样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近日,24位“为民榜样”候选人的事迹已通过短视频形式在“京法网事”快手号展播。他们中有能动司法,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的代表;有“抓前端、治未病”,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的代表;有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寻求纠纷最优解的代表......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行为民榜样投票活动,综合投票结果,最终评选出10名北京法院第二届“为民榜样”。评选结果公布后,将择期组织召开北京法院第二届“为民榜样”事迹推介会,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广泛宣传学习活动。
北京法院为民榜样,邀您为心目中的TOP10投票。
投票通道
投票时间和规则
1、投票时间:
12月25日中午12:00到12月27日下午5:30
2、投票规则:每个用户每天可投10票
可在快手平台搜索北京法院、京法网事、群众在我心中•为民榜样或者通过快手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投票界面
“为民榜样”候选人
史智军,男,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
他注重发挥典型案例作用,为同类纠纷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审理和撰写的案例先后入选北京法院参阅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一等奖。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提醒群众及时避免纠纷。先后在《人民法院报》《北京日报》《法庭内外》等报纸期刊,撰写各类普法文章30余篇;多次走进社区、广播电台,结合群众身边的案例开展宣讲,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得到预防和化解。曾获评北京法院司法实务研究专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讲师团、北京市政法系统“十百千”人才,荣立个人三等功。
常洁,女,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北京破产法学会副会长。
她从事商事、破产审判30余年,能动践行法治化营商理念,健全困境企业“1+2+3”司法挽救体系,聚焦审判主责,维护基本民生权益。参与推动的北京首例上市公司华谊嘉信重整案中,职工债权全额清偿,职工队伍全员承接,近2万名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延伸司法职能,推动简化重整流程,通过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接听热线,接听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数千项,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2023年获评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管元梓,女,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
用“公正专业、倾听共情、定分止争”解决好每一件“烦薪事”,她是群众眼中的“暖宝宝”;妥善处理多起重大疑难及新类型劳争案件,18次获评大要案,她是同事眼中的“劳动法百科全书”;典型案例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她用“小案件”参与社会“大治理”;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她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前端。2022年获评北京市模范法官。
杨夏,女,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朝阳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15年来杨夏始终奋战在民事审判一线,办理案件5000余件。她探索社会治理新途径,妥善审理多起涉拆迁群体重大案件,获评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助力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她坚持能动司法,建立未成年人成长回访机制,示范适用亲情探望机制,联合市妇联推动建立“反家庭暴力研究实践基地”“普法驿站”;她深耕调研“抓前端、治未病”,参与完成最高法院2项重点调研课题,撰写的案例分析、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5次获奖,多篇司法建议被市委采用。荣获2017-2022年度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获评北京法院司法实务研究专家、北京市模范法官、北京市审判业务标兵、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
张立鹏,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
从事行政审判二十余年来,张立鹏同志始终不忘初心,忠诚履职,以百姓需求为中心,坚持能动司法,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理大量拆迁补偿、腾退安置等涉民生行政案件,通过深入调解实质化解大量纠纷,全力解决当事人的急难愁盼,审判质效高、社会效果好。近五年来共获赠锦旗二十余面,感谢信十余封,在全市行政审判领域名列前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人民群众高度赞誉。曾获第二届北京法院优秀审判团队,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张晓丽,女,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
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工作13年,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审判程序,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繁简分流,使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大幅提升,实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效增速”;探索构建商标行政案件诉源治理新机制,2023年有近千件商标行政案件于诉前化解,上千个市场主体的商标能更快获准注册;构建电子卷宗全流程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机制,便利当事人在线提交诉讼材料、接收电子送达、查阅电子卷宗等,为智慧法院建设提供京知样本。曾获北京市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标兵、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孙兆晖,男,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
他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创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庭审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已为2000余名中小投资者提供“解纷路线图”,平均庭审时长缩短近40%。落实能动司法要求,在主审李某诉某银行确认信用卡计息条款无效案中,向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司法建议,助力优化信用卡违约金计收规则。强化“如我在诉”意识,促成三级法院联动实质化解33件关联案件,涉案标的额19.5亿元,中央电视台新闻专门报道肯定解纷效果。近三年无被改判或发回重审案件。曾获北京市法院先进法官、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经雯洁,女,1990年出生,民盟盟员,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少年法庭)审判员,二级法官。
她扎根基层十余年,妥善化解各类纠纷2000余件。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全国首个互联网少年法庭,她作为首批法官,承办的“软色情漫画充值案”,入选人民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件。她参与打造“首互未来”品牌建设,参与全国法院首个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建设,多次走进中小学开设网络素养法治课,课程已深入北京全部16个区县。她还通过网络直播、微课堂向公众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普法工作,播放量超百万。曾荣获优秀法治副校长、普法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
邵一峰,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天坛人民法庭副庭长,二级法官。
他从事商事审判工作十余年,无发回重审案件和差错案件,服判息诉率在全院名列前茅。在大量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涉新业态劳动者维权等案件中,他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他秉持着“再往前走一步,再往深想一层”的能动司法理念,主动走出法院、走出法庭,骑着电动自行车,年复一年深入街道社区,足迹遍布东城大街小巷,服务群众千余人次,推动公平正义可感可见,展现着首都法院法官的担当作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学术论文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二等奖、北京法院一等奖。
田晓昕,女,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西城区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民事审判10余年,妥善处理上千起涉民生纠纷,以能动司法展现人民法官担当作为。注重主动查清事实、推进争议实质性化解,妥善处理“小贷公司‘套路’老年人房产案”,获群众赞誉。注重以一案解决多案,审理“百万美容预付款返还案”,树立裁判规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注重从审判中发现社会问题,从源头解决群众烦心事,发现因公交车刷卡系统缺陷引发多起诉讼,通过发送司法建议,从源头杜绝类似纠纷,并积极调研走访,与公交公司联手减少行业纠纷,实现“抓前端、治未病”。曾获2023年北京榜样周榜样、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西城区红墙卫士之星、西城区政法楷模等,荣立个人三等功。
尹航,女,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一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一级法官。
她扎根基层、一心为民,深入拆迁指挥中心进行普法宣传,接受法律咨询,顺利保障国家千亩湿地公园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她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助力某司法所妥善化解该地商品房买卖合同批量纠纷,高效维护370余名业主群体利益;顺利化解某小区夏季空调制冷问题所引发群体性矛盾,助力基层治理效能再提升;协助南磨房地区司法所妥善化解金蝉南里小区持续多年的物业纠纷,共建无讼社区,与多元基层治理主体画出社会治理“同心圆”。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秦硕,女,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温泉人民法庭(少年法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她审理涉少案件近千件,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校外兼职辅导员、海淀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及北大附中、中关村二小等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2021年,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入选最高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2年,审理全国首例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宣告终身禁业案,入选“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该同志带领少年法庭探索创新少年审判“首审责任制”、2+1+2防护型少年审判“海淀模式”等特色审判工作机制。曾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李琳琳,女,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实施二组组长,一级法官。
她坚守执行实施一线12年,用心用情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信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20年晋升员额法官以来,她独立承办案件总数超过12000件,无一差错案件。她倾力奉献,热情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她睿智坚毅,能动破局以实质性解决问题;她既敢于动真碰硬、雷霆出击促履行;又胸怀国之大者,善意温情解民忧。她致力于让每一个执行案件都有司法温情的底蕴,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入额以来连续三年获评丰台法院“金法槌”奖。
张英周,男,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从业以来,他审结案件2800余件,多次获评全国法院、北京法院司法保障优秀案例,承办该院首例适用《民法典》案件受媒体群众广泛关注,特聘为北京电视台《民法典》通解通读栏目宣讲团成员。他注重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在辖区首例法定代表人涤除登记案等案件中,加强与行政机关会商研判,形成指导意见,为化解类型化纠纷提供范例。他力促“枫桥经验”融入法护营商,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云沙龙”特色品牌,参与建立北京市首个“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与区工商联形成共建沟通联络机制,为石景山区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司法保障。曾荣获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北京法院司法业务技能标兵、北京市模范法官,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马钢锤,男,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王平村人民法庭副庭长、审判员、一级法官。
他在大灾面前,冷静坚定,勇于决断,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声明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安危之前,在洪峰浪尖中带领团队奋勇争先,冲得出去、顶得上来,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人民法官的为民本色。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他及时响应群众诉求,积极履职尽责,用专业精神、法律智慧为重建百姓家园添砖加瓦,持续输出司法正能量,用精准到位的法律关怀温暖了门头沟区受灾群众2023年的寒冬。曾获北京法院人民法庭先进个人、北京法院优秀速裁法官,所带团队曾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刘学芹,女,1985年出生,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长沟人民法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房山区长沟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从事审判工作以来,她承办民事案件3300余件。为让相邻纠纷的当事人都能过个好年,她利用现场勘验的机会帮忙清理走道,促进双方握手言和;为化解涉饲养动物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案,提前学习动物患狂犬病的有关知识;她调解的八旬老人诉儿不赡养案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家事如天》栏目专题报道。刘学芹法官主动走进乡村百姓,把诊问脉找准矛盾根源,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曾获北京市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马巨,男,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马驹桥人民法庭审判员,一级法官。
作为回族乡里的回族法官,他积极融入马驹桥人民法庭辖区于家务回族乡的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并参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诉源治理品牌“于府院”。坚持未诉先办,前端化解,深度参与乡域矛盾纠纷调处,协助解决于家务村露天屠宰污染问题,惠及全村人民。坚持每周三前往“于府院”主持案件调解工作,让群众少跑路,在家门口解决纠纷,因地制宜深耕民族特色调解,妥善化解涉回族矛盾纠纷近百件,取得良好效果。曾获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李雪鹏,男,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涉诉信访工作团队长、一级书记员。
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完善信访接待制度,确保“有信必复”;推行司法救助跟踪回访,用情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上门为群众办实事,足迹踏遍顺义每个村落、全国半数省市。曾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北京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北京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北京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孙豫萍,女,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回龙观人民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
她独立办案五年来,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000余件。作为社区法官,她共开展巡回审判十余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百余次,针对社区老年人、年轻人等不同群体开展多场普法讲堂,并就潜在的群体性纠纷发送首份回天地区诉源治理司法建议书。三年来共开展夜间法庭200余次,带领团队打造“情感调解室”,为辖区内的“打工族”解决诉讼难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曾获昌平法院为民之星,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万盈,女,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黄村人民法庭负责人,四级高级法官。
她扎根基层派出法庭10年,始终心怀法治理想,坚守初心使命,将柔性调解与刚性裁判有机融合,用心用情妥善处理婚姻家事、析产继承等各类民事案件3000余件,获得当事人广泛好评。践行能动司法,融入基层治理,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参与妇联、社区、企业等各层级普法活动,以深厚的审判调解经验和坚实的群众工作基础,为辖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事纠纷源头化解贡献司法力量。曾获北京法院模范法庭干警、北京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王银龙,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
他扎根审判一线十三年,坚持与民同心,以“如我在诉”的态度深挖矛盾源头,以“柔而有韧”的理念将调解贯穿始终,努力用司法温度化解矛盾“坚冰”;坚持能动司法,遇到棘手问题开动脑筋、积极作为,尽一切可能推动案件顺利进行,努力回应群众“公正”期盼;坚持“快”且“好”办案目标,创建“三纵一体”工作模式,在审判团队内部以“梯次化”分流激发集体效能,跑出正义加速度,答好“效率”答卷。曾获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北京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怀柔区直机关榜样等荣誉。
赵爱国,男,汉族,1989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三级书记员。
他发挥专长、学习创新,让“信息化”赋能执行工作,积极开发“查控管家”网站平台、案款监管发还辅助工具、“文案助手”辅助程序等十余款软件程序,将制作法律文书、续封续控财产的时间缩短了90%,把查看未发案款、完成发款的时间缩短了37%,把制作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的时间缩短了90%,大大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保障执行干警们全力以赴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曾获平谷法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开发的信息技术成果曾入选法治日报社2023年政法装备成果展“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并在全市法院推广使用。
相颖,女,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巨各庄法庭庭长、一级法官。
她审结婚内财产分割案入选北京法院参阅案例。签发新规实施后北京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入选北京法院涉民生案件典型案例。论文获最高院论文比赛三等奖,多篇调研被国家级和市级刊物采用,编写《法官谈维权》丛书。发布家事审判白皮书,在镇街社区建立家事纠纷基层联系点10个,“云法庭”便民服务点6个,共建“幸福晚年法律援助驿站”5个。与区妇联签订合作协议,反家暴工作经验被新华社专题报道,创建无讼村居23个。曾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当选密云区第三次党代会代表,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法庭获全国巾帼文明岗。
王薇,女,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
她做实能动司法。便民利民深入基层,设立3个普法驿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京法巡回讲堂”,菜单式”授课辐射超8万受众。推出诉源治理“九宫格”,12368诉源治理类工单“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万人起诉率两年下降七成。她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挥北京法院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作用,帮助受蒙骗妇女撤销婚姻案被司法部“中国普法”公众号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未成年人文身案件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被人民法院报深度报道。曾获评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北京市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等荣誉,法庭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北京法院为民榜样,期待您的宝贵一票!
海报制作:市高院 顺义法院
编辑:史江伟 陆露 汪希
审核:张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