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司法审判?——“数智司睿”大模型运用研究成果展示会成功举办
2024-03-25 15:2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积极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服务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落实北京高院关于增强数据意识、提升数据素养,发挥信息化、大数据提升审判管理能效的工作要求,3月23日下午,北京三中院联合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数智司睿”大模型运用研究成果展示会,研究评估人工智能在辅助司法审判方面的能力和前景,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工信部、教育部、北京市信息化工作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北京高院,高校有关领导、专家出席。市人大代表,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发展集团、北京中关村电子城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忠参加活动。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朝霞致辞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郭雳致辞

在数据库中分析检索相似案例、根据卷宗材料自动生成执行裁定书、10分钟内检查3万篇裁判文书、人工智能辅助审判、集通讯传输记录定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警用设备……展示会突出“实战、实用、实效”特色,来自科技公司和科研院所的14支队伍,结合一线司法审判的场景需求,参与了类案检索、文书自动生成、智能辅助审判、数字警务、大数据监督预警五个项目的交流展示。这些科技赋能下的司法应用,检验展示了具体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司法工作的能力,也为提高审判工作效率、促进实现司法公正探索了新的路径,为司法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展示会还专门设置富有特色的三台机器评委,在类案检索、文书自动生产和智能辅助审判项目中参与评判,为活动再添科技元素。

宋春雨

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程卫星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

时建中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王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高新技术处处长

黄国栋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数据管理处处长

孙玲玲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刘惠刚

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处处长

赵晓海

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北大法宝总经理

经过深入的交流分享,来自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各支队伍展示了出色的技术能力水平和丰富的人工智能研发成果。各方通过交流观点、碰撞思维,实现了汇聚智慧力量推动司法大模型运用的有益尝试,也对司法审判场景化需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推动智慧法院建设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未来,三中院将继续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锚定“双一流”现代化法院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领域的新应用、新模式、新路径,更好地促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供稿:北京三中院

摄影:范玉朋

编辑:马源 肖飞

审核:王芳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