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奥林匹克残奥会于8月24日至9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面对日本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如何保障奥运运动员的生命健康成为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口罩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此次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指定口罩,纳通科技集团生产的龙鳞盾TM医用防护口罩,凭借高密合性更好地保护着奥运运动员们的健康安全。
首款半脸式防护面具密合标准口罩
纳通科技集团防疫物资事业部、市场部经理韩伟介绍:“龙鳞盾TM口罩属于医用防护口罩,它与传统的医用外科口罩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区别,首先是过滤效率,医用防护口罩的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可达95%以上,而外科口罩的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只需要达到30%即可。其次是医用防护口罩具有密合性要求,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医用防护口罩由于其结构设计特点,在低头和弯腰时会出现明显漏气,对经常进行低头弯腰工作的人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病毒通过口罩缝隙进入口鼻,而医用外科口罩则没有这个要求。所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相比医用防护口罩来说,病毒从口罩缝隙进入口鼻的风险更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款龙鳞盾TM医用防护口罩是在分析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域2000多人的脸型特征基础上优化设计而成,也是国际上首款达到半脸式防护面具密合度标准的口罩。“这款口罩具有动态密封功能,可以随肌肉动作变形,适配更多脸型,可调节头戴式设计,解放双耳压力,满足更多人群需求。”韩伟介绍。据了解,这款口罩的密封式鼻夹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将传统的定型拉力密封改为压力弹性密封,可以随着肌肉运动自然变形,因而不受面部和身体运动变化的影响,在动态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密合状态,面部密合度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我们日常佩戴的医用外科口罩可能会随着我们说话时嘴部的活动,出现下滑状况,或是在点头、摇头时无法紧密贴合面部,这款龙鳞盾TM医用防护口罩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确保密封性。”韩伟说。按照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的国家标准要求,口罩的总密合因数不低于100。在采访中,经过纳通科技集团研究人员现场多次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佩戴口罩之后大声说话、摇头、点头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肢体动作之后,各项密合因数始终为200+。而目前现有的密合性测试仪器的最大测量值显示结果仅为200+。
从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助力残奥会
该产品负责人介绍,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前期通过多次测试,严格对比市面上五种医用防护口罩核心数据,包括过滤效率和密合度测试等,龙鳞盾TM医用防护口罩在测试数据上远优于其他口罩产品,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最终决定将龙鳞盾TM医用防护口罩作为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指定口罩。“能够最终在多项严格的测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指定口罩,我们纳通科技集团上下都倍感骄傲和自豪。运动员们为国争光,我们要做的就是保障他们的绝对安全,让他们放心去拼。”韩伟说。
据了解,龙鳞盾TM医用防护口罩是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主要研发人员是前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气溶胶吸入暴露感染、存活、侦察和生物安全和防护技术与装备的研究。防护性和密封性标准符合中国GB19083-2010和GB2626-2019、欧盟EN149、美国42CFRPart84以及日本JIST8151:2018等防护口罩的全球主要标准。同时取得了中国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还获得了欧盟PPE的CE认证。
据悉,该口罩现已应用于包括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ICU病房、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以及东京残奥会等多种场景。韩伟表示:“这款产品目前已远销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危地马拉和波黑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达4000余万只,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记者 周宇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