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吼!吼!嘿!吼!吼!”伴着浑厚的渔歌号子,北戴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近日在老虎石公园拉开帷幕,杨肠子、丁记藤艺、北戴河渔歌号子、孙氏太极拳、任家班唢呐、叶存利海鲜大馅饺子、刘氏贝艺等2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进行了展示。
本次活动包含文化演出、非遗市集、美食大赛、精品旅游线路发布、非遗+民宿融合发展计划签约仪式五个部分,旨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非遗传承体验服务和产品的同时,推动非遗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和其他劳动号子相比,北戴河渔歌号子历经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戴河渔歌号子代表性传承人王俊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听到渔歌号子了,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家共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刘翠兰精心制作的一个个形态各异的贝壳艺术作品。
在刘氏贝艺非遗艺术展摊上,鸽子窝公园、老虎石公园等北戴河美景一一呈现。以海边的贝壳为原料,根据它们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状,依势取形,雕刻、绘画、磨、调、贴、拼、接、粘并用,制作成一个个精美的贝壳工艺品。非遗传承人刘翠兰已经70多岁,几十年来,她乐此不疲地从事贝类工艺品加工。2020年,刘氏贝艺被列入北戴河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2021年,刘氏贝艺又被列入我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如今,刘翠兰将贝艺的接力棒传到了女儿刘羽彤手上。“现在,不仅女儿从事贝艺制作,我的小外孙有时候也跟着学。”刘翠兰还招收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学徒,免费传授手艺。看到后辈们乐此不疲的样子,看着自己从祖辈手中接下来的传统技艺在子孙辈中传承发扬,刘翠兰很欣慰:“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活动期间,北戴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还在“戴河故事”文化体验中心抖音官方号上进行了非遗带货直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营销方式,扩大北戴河非遗品牌的影响力。“这次到北戴河旅游,刚好赶上这里举办这样的活动,在蓝天下、碧海旁、金沙上,不仅能看非遗表演、逛市集,还能品尝这里的特色非遗美食,感觉非常棒!”北京游客李蔷说。
据了解,北戴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与现有旅游产品有着多维度融合空间。近年来,北戴河区聚焦非遗保护工作,深入挖掘申报非遗项目,结合非遗开发与利用,组织开展非遗市集、非遗研学、非遗购物节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景区、进文化馆、图书馆,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扩大非遗宣传影响力。在做好文化传承的同时,北戴河区更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打造“非遗+”赋能文旅创新项目,让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秦皇岛Plus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