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财·十载之约|王哲老师:育人工作坚持细心、真心、决心和恒心
2023-06-11 22:1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老师十余载润物无声的陪伴,浸润了无数学生的心灵。征途漫漫,筚路蓝缕,一代代中财教师带领中财学子,奋斗在财经报国的道路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位中财行政工作者,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路走来,初心不改,同样不变的是我与中财的约定。

 

2023年3月,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党委教师工作部继续推出“我与中财·十载之约”第二阶段宣传活动面向来校十年以上的行政教辅工作者广泛征稿,通过每一段平凡但动人的故事,每一句真挚且热忱的话语,鼓舞中财师生继续乘风破浪、勇毅前行。也借此引导广大行政教辅工作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行政岗位上守正创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今天,小微带你走进

王哲老师的教育故事

 

 

图片

教师简介

图片

1

坚守穿针引线的“细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王哲老师与中财大结缘已近 14 载。硕士毕业入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来,她有幸见证了学院十年来的发展,学院也见证了她从青涩的学生转变为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人员的成长过程。 十年来,王哲老师从任务的落实者成长为能为学院做出更多贡献的建言献策者、理念传播者,始终秉持着“热情服务、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认真锤炼四颗“心”,努力做好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
图片
入职以来,王哲老师先后负责教务、人事、财务、外事、宣传、网络、党务、资产、档案、法务等工作,在多个岗位得到了锻炼,全方位获得成长。“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在她看来,基层学院的行政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线”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校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面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工作,王哲老师不断磨练“穿针引线”的能力, 将管理学中所学的“精细化管理”“流程再造”“时间管理”等理念融入工作中,推动工作网格化、制度化、系统化、流程化,落细、落小、落实各个环节,扎实提升工作效能。
面对新情况、新任务, 王哲老师总是先自己摸索消化、在反复验证中总结经验,详细撰写好“攻略”再向老师推广,尽可能地为老师们节约时间,提供便捷服务。 2020年,疫情带来了“线上教学”的新挑战,王哲老师积极参加培训,总结线上教学流程,协助领导组织线上集体备课、研讨,并在开课、考试前测试了每一位老师的系统,有力保障了特殊时期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平稳有序进行。
 

2

坚守服务师生的“真心” 

王哲老师努力成为老师们的“贴心人”。办公室是学院工作的中枢、联系师生的纽带,对于凝聚学院力量、保障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师,她坚持全年每天24小时开机,“有事随时联系我”成为她对老师们的温馨承诺。 当老师们遇到问题,总能第一时间想到、找到王哲老师。对经手的每项工作,她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王哲老师努力成为学生们的“好伙伴”,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为学生们提供就业指导、简历修改、生涯规划等服务 ,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并加以引导和帮助; 积极指导学生社会实践 ,2011年带领学生团队奔赴延安实践调研,该团队获“2011年度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15年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论文《抗战中的火与魂》获首都高校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特等奖。 坚持担任本科生“成长导师”,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将立德树人和服务育人融入到与学生接触的各个环节。 已毕业多年的学生们经常与王哲老师分享工作后取得的成绩,看到他们的成长,更坚定了王哲老师育人的初心和信心。 
图片

3

坚守攻坚克难的“决心”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这十年,正是学院飞速发展的阶段。在领导的有力指导下,王哲老师与同事们一起坚守攻坚克难的“决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破难而行,共同完成多项重大专项任务。她先后参与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的申报论证、支撑材料编写等工作;协助领导筹备了教育部教学观摩会等大型会议;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缺的情况下,协助领导高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期刊上线、筹备创刊座谈会。疫情期间,王哲老师积极投身抗疫工作,负责每天的疫情打卡、疫情排查,担任“防疫专员”及“教师志愿者联络人”。在校园出现疫情之后,她第一时间作为首批教师志愿者奔赴一线。

图片

4

坚守勤学善思的“恒心”

高质量的管理服务需要深厚的理论做支撑。在工作之余王哲老师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理论学习,探索思政工作规律。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5项,参与省部级课题 17 项,发表论文20余篇,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图片

图片

王哲老师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大家心系师生利益,扎实做好每件小事,日积月累就能凝聚起强大的育人力量。 
来源:教师工作部
审稿:秦春雷
编辑:佳雪
审核:孙颖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