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代表工作计划和2023年市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计划,2023年第三期市人大代表履职学习轮训班于7月24日至28日在全国人大北京培训基地举行,近百名市人大代表和市、区人大工作者参加学习。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室主任李文参加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
本期轮训班坚持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主题教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扣依法履职需要,组织学习宪法、国家机构组织制度和工作、代表履职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履职应用知识学习,重点学习代表闭会期间活动与履职规范、预算审查监督、代表建议工作、如何转交群众来信等。通过学习轮训,引导代表熟悉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培训班上,还介绍了6月举办的市人大常委会和专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学习班有关情况,介绍了下半年代表工作的主要安排。
代表分组交流发言
第一组代表来自东城、大兴、平谷、密云、延庆5个区。本次培训,大家都倍感收获满满。课程设计上,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代表需求和工作实际,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突出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提高代表们的政治站位。重点介绍的立法法、代表法、信访条例,如何提出和办理高质量建议,以及法院、检察院和上午的预算工作介绍,对代表们提升履职能力很有帮助。在学习效果上,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授课,既专业又通俗易懂,拓宽了代表们的视野,提高了站位,启迪了工作思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履职。
代表们尤其是包括我在内的新代表,通过培训,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命,在未来工作中努力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调研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做好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践行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
我自去年荣幸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深感本领恐慌和知识短板,通过半年多的学习和履职经历,增加了人大工作的了解,渐入状态。但还需持续学习,使学习常态化。一个建议是培训形式可多样化,本次培训以课堂讲授为主,未来可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等形式相结合。(冯录召代表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二组来自西城、石景山、房山和怀柔四个区,在讨论交流中都感到在此次培训收获巨大,对依法履职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担任代表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怎么才能做好人大代表工作,怎么才能不辜负身上要担负的职责?这一次的履职培训学习经历解答了我们很多疑惑。
一是理解人大代表身份是做好依法履职的思想认识前提。这次的培训让我们更全面理解代表职责,特别认识到要从制度高度看待代表职责。根据宪法,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人大代表是以集体的方式行使国家权力。我们体会到,当好代表,就是要向党、向国家和向人民负责,能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能够以参与集体的方式行使好国家权力,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
二是加强学习是做到依法履职的素质提升途径。当好代表的素养不是从来就有的,这本身需要人大代表专门的持续学习。需要专门学习的内容至少有思想政治学习、国情市情学习、履职方法学习、履职道德修养等方面。首先,自学是最基础的日常学习方式。其次,接受专题培训是有质量保障的学习方式。再次,请教咨询是有指向性价值的强化学习方式。最后,实践体悟和探索是有切实提升效果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三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原则与关系处理。代表特别要在履职中遵循三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对人民负责、坚持依法履职。在代表履职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关系也需要得到较好的处理。一是要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人大代表工作之间的关系。要把代表工作作为优先性工作。二是要处理好个人素养优势和人大代表核心素养要求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代表全体人民与部分群众的关系。四是要处理好代表人民利益和个人得失的关系。(余清臣代表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
第三组来自朝阳、通州、门头沟、昌平区。五天的培训,我们带着满满期盼来、带着沉沉的收获归。
一是以学铸魂,更加坚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我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提高能力素质,更好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开展了深入学习和深度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进一步认清了作为代表的初心和使命。
二是以学增智,更加树牢“学习无止境”的意识。这次培训班课程设计科学合理,有思考。指出了我们“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重点讲解如何高质量提出建议、高质量办好建议等代表关心的内容,让代表对依法履职更有信心。学习氛围积极浓厚,有收获。邀请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还有全国人大、市人大的有关领导同志。三是组织管理严谨规范,有温度。采用信息化技术,实行扫码签到,方便快捷;联络室全程陪同学习,基地保障温馨周到,任何困难和问题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请假制严格、纪律要求明确,整个培训管理有序、严谨规范。
三是以学促干,更加彰显“首都人大代表”的风采。学习和履职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体两面”。作为新任代表,很多时候也存在听不懂专业术语、找不出深层次问题的现象。作为代表,尤其是首都的人大代表,要立足人大工作定位和特点,把学习的成果聚集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强化法治思维,深入学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监督法、选举法、代表法等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练就看家本领。要提升监督质效,把积极参加各类会议审议,提出办好代表议案建议,认真参与执法检查和各类调研,更好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加强调查研究,善于“解剖麻雀”,通过“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积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汇聚民意、集中民智,更为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杨洋代表是昌平区兴寿镇蔬菜种植协会党支部书记,是北京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第四组来自海淀、丰台、顺义、驻京部队代表团。此次培训对于代表明确履职方向、找准工作定位、强化代表意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一是当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大代表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毫无疑问,政治能力是人大代表的第一能力,也是核心能力。通过这5天的政治学习,我们深深感到,作为首都的人大代表,必须要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自觉把党的大政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我们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大事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二是当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必须持之以恒丰富知识储备。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一起过好“学习关”。只有努力了解掌握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等全方位、各领域的知识,不断优化改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形势,才能在履职中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三是当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必须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代表一头直通党和国家、一头连着万千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义不容辞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真正走进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其实际关切,不断丰富拓展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汪香云代表是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十三支队某大队副大队长)
文图:张杰
责编: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