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景计划’,点亮乡村。欢迎各位莅临科右前旗乡土人才‘晓景计划’创业孵化基地……”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兴安大地生机勃勃。8月25日,兴安盟“晓景计划”观摩调度会议召开。参会人员深入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和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乌兰哈达镇三合村4个产业领富带富示范点,实地观摩学习“晓景计划”发展模式和经验做法。
“我们立足于科尔沁镇的设施农业,推动规模化发展,并不断丰富业态,发展餐饮、采摘、研学及电商配送。今年,平安村的‘番茄公社’开始营业,每天都是爆满状态。”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党委书记高冰向观摩团介绍道。
平安村作为“晓景计划”的发源地,以整村打造“番茄公社”项目为“晓景计划”实施载体,通过带动村民“以棚入社”“以劳入社”“带棚入社”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探索出“农业+旅游”双融合、“企业+农户”双增收、“产业+人才”双促进模式,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村村有特色,处处显亮点。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观摩团一行参观了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孔雀孵化养殖基地。该合作社以孔雀饲养和孔雀工艺品制作销售为主,通过“以培代招”方式,组织村民免费参加孔雀羽毛工艺品制作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3200人次,334名蒙雀工匠取得了就业资格证书,其中有108户成立了蒙雀合作社家庭工作室,进行孔雀羽毛饰品的代加工,年增加收益100余万元。
从科右前旗平安村“晓景计划”示范实训基地和“番茄公社”项目,到巴日嘎斯台乡“红巴乡绿庭院”联合社和“遇见水库”生态度假园农旅基地,再到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兴安盟草原三河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观摩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一路学,了解各个观摩点的发展历程与带动模式,也亲身感受着“晓景计划”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的示范引领效果。
调度会现场,宣读了《关于确定盟级“晓景计划”培养人选的通知》,共确定盟级“晓景计划”培养人选113名,并为6位盟级“晓景计划”培养人选代表颁发了证书。他们得到了认可,也将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实施产业领富带富“晓景计划”是兴安盟认真落实自治区基层党建“三强三优”工程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六抓三促双提升”强基固本行动的有力抓手。“晓景计划”实施以来,工作合力逐步增强、培养人选质量优良、政策支持保障有力、示范引领作用初显。
“科右前旗通过‘外聘、内联、下沉’三种方式邀请33名成员单位及社会各行业领域的‘专家’‘秀才’,组建了‘晓景计划’智囊团,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盟农研所行业专家作用,为带头人提供专项培训、指导、服务。”
“扎赉特旗好力保镇深度挖掘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共扶持7名农村党员干部创业,直接和间接带动1300名群众就业,培育带动130户脱贫户、监测户等特困群体发展致富产业。”
“双特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17人。公司下设1个合作社,拥有水稻种植基地1500亩,年加工水稻10000吨左右,带动周边420户农户开展订单水稻种植,帮助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
2个旗县市、3个苏木乡镇、6个培养人选代表的交流发言总结了经验,找出了不足,展现了阶段成果,描绘了未来前景。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学习借鉴各地典型经验、机制和办法,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动态管理精准选好人选,集聚资源综合用好政策,逐人落实培训指导措施,全力推动“晓景计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坐拥“良景”,再育“新景”,绘就“美景”。截至目前,全盟共确定“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人选1288名。其中,盟级113人、旗县市级283人、苏木乡镇892人。
用乡村人才唤醒乡村活力,用乡村产业激活乡村发展。兴安盟将继续抓实关键重点,落实“四托一”结对帮带机制,逐人逐级建立结对帮带、产业扶持和培训指导“三本清单”,做到政策能落实、资金见效益、技术显效率,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采写/记者 王越一审/金磊 二审/董立平 三审/张春玲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