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技”——蒙古族服饰技艺百年传承
2023-06-21 21:0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蒙古族民族服饰制作集剪裁、缝纫、配色、饰品制作等于一体,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等特点。无论是画图、打版、剪裁等工艺,都凝结了一代代手工艺人的艺术智慧。相比于其它民族服饰,蒙古族服饰鲜艳、明亮,在色彩选用上更加大胆,它是通过不同的互补色搭配出来的。但主色调统一,让服饰看起来更有独特的韵味。

手工艺人的“匠活儿”,在于追求精雕细琢、专注细致。传统纯手工艺法镶边的衣襟、开叉、领口和袖口等部位,采用拼接、嵌套等方法使之呈现出美感。镶边的三道边相互的间距和转弯弧度很难掌握,这对手工艺人的技艺也是一种考验。整件袍子没有刺绣作装饰,可它的整体结构显得豪爽大气。

蒙古族服饰发展到今天,现代设计的元素逐渐增多。女服的下摆借用连衣裙和百褶裙的特点,原来马蹄袖口也进行了改造,肩部也在裁剪时做了时尚化处理,使民族服饰的上身更加贴紧,下摆宽松和张扬,让整件服饰看起来更彰显出青春与活力。

制作蒙古族服饰在保证传统技艺精髓的前提下采用“减法”设计风格,同时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融入设计中,尤其是从材料、工艺、款式到穿着方式等,都力求更时尚、潮流化。

创新是传承的必然选择。一件完美服饰的诞生,高品质的布料和精湛的工艺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穿衣者内在与外在的把握。民族服饰的潮流化、时尚化,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无论哪种样式,它都是草原文化滋养出来的一种技艺传承,它缘自于将传统蒙古服饰的文化密码和基因刻进了骨子里的责任感,在时光的流淌中传承着百年记忆!

来源:魅力科右前旗


作者:

魅力兴安客户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