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兴旅 奏响“诗与远方”新乐章
2023-08-01 16: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阿坝州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纪实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全景


黄龙风景区五彩池 姜跃斌 摄


理县羌族群众正载歌载舞欢度花儿纳吉 谢晓庆 摄


网红打卡点坝上农耕 尕让泽登 摄


□阿坝日报记者 泽英

九顶山花海漫步,清幽梦幻;松州古城夜游,唯美浪漫;双桥沟内戏水,刺激凉爽;壤巴拉文化研究中心研学,趣味盎然……

行走在阿坝,可赏可游可玩可品的宝藏之地令人应接不暇,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在高山峡谷、田园水韵、绿野芬芳之间,追寻心中的“诗与远方”。

近年来,阿坝州按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紧扣“九大”文旅品牌,以全域力量、全域交通、全域布局、全域品质、全域环境“五个全域”为抓手,下大力气育产业、建景区、畅通道、创品牌、优环境,形成“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出涵盖自然风景、冰雪运动、长征遗迹、藏羌民俗等多类型的景观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阿坝特色的文旅融合全域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州成功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区5个;A级景区83个(5A3个、4A28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国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4个;省、州级旅游度假区32个;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天府旅游名县3个,名镇、名村8个。

全民共建——

为全域旅游注入强劲动力

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7月12日,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前往马尔康自驾游的绵阳游客范琪琴一家正在卓克基土司官寨观光旅游。

“打开车窗,一路都有蓝天白云、绿树繁花相伴,这种体验实在是太舒服了。”“这次来,发现变化真的很大,旅游景点更迷人,配套设施更齐全,城市建设更漂亮。”时隔几年,范琪琴带着家人重游阿坝,对这座城市的蜕变赞叹不已。

游客获得感的提升来自旅游提质。旅游提质实现的背后,是阿坝州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不懈努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结果。

近年来,阿坝州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全域旅游作为脱贫奔康的头号产业,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4个政策文件。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州、县(市)两级创建领导机构。全州174个乡(镇)均设立文体广旅综合服务中心。各级党政、要素部门、乡村社区齐心协力,凝聚起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全社会参与的创建活力。

旅游是体验经济,全域旅游引领的是旅游全过程的体验升级。阿坝州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能力,助推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升级完善。

——融合创新智慧化服务,九寨沟建成全国首家智慧化景区。九寨沟、汶川智慧旅游平台入选全省文旅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阿坝旅游网累计服务游客超5300万人,交易额突破115亿元。

——科技创新、智慧管理、景城一体,再造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创造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灾后重建的“九寨样板”。成功举办2021年全省文旅大会,让神奇九寨更迷人。

——阿坝州“全域智慧旅游综合平台”核心应用“一中心、三平台”建成上线。系统仅今年3 月-5 月,通过发放价值达300万元的34992张文旅消费券,直接拉动平台消费1000余万元,间接带动旅游产业链消费4500 余万元。

全景打造——

“旅游经济”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你看我们穿的衣服,是羌族的传统服装,我们要用优美的旋律,将羌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舞出来。”正在中国古羌城表演的舞者兴奋地说道。

坐落于茂县的中国古羌城,群山环抱,绿树环合,瓜果飘香,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近年来,茂县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通过建设和打造,在美丽乡村提升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带动了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项目是基础,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在推进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阿坝州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文化为主线进行产业重构,以新业态项目为载体实施多产融合,让全域旅游迸发出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为“美丽经济”铺就了发展底色。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成5个阿来书屋、10个熊猫邮局、5个地学旅游研学基地、雅克音乐产业园、鲁能非遗小镇,打造四季音乐季。联动举办旅游推介、体育赛事、非遗展演等活动,在全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增强了阿坝旅游的吸引力。

推进“体游”融合发展。集群式发展冰雪运动产业,建成太子岭、鹧鸪山、毕棚沟等5个滑雪场。采取“赛事+景区”模式,大力培育徒步越野、登山攀岩、高山滑雪等运动和赛事,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和经济发展,破解了阿坝州淡季旅游市场瓶颈。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建成玫瑰庄园、世外罗依等15个星级现代农旅融合园区,以浮云牧场、嘎尔庄园、光和云朵为代表的1450家乡村住宿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农牧体验游,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畜产品变旅游商品,助力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

……

一业挥袖,百业起舞。各行各业铆足了干劲,踏上了全域旅游发展新征程,开辟了产业深度融合新纪元,催生了多业态的旅游新产品,进一步延长了旅游业作为“美丽产业”的链条。

全域整治——

为美丽阿坝打造靓丽“名片”

七月盛夏,走进阿坝,缤纷景色蔚为壮观,自然风光引人入胜,或幻彩如画恰似大地的“涂鸦”,或深沉古朴包含历史的印辙……旅游风景道宛若丝带般缠绕其间,将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织就了一幅人与路、路与景和谐相依的美好画卷。

作为兼具交通与旅游双重功能的公路,旅游风景道是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实现旅游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赏析大熊猫生活形态和栖息环境资源,追寻红军长征红色足迹着手,推动“熊猫大道”风景大道建设;从体验厚重藏羌文化、赏析绝美自然景观、驻留避暑健康养生等方面着力,打造出G317藏羌文化走廊最美景观大道;从赏析黄河落日、体验帐篷文化,大美草原上观鸟寻狼等处用心,打造出河曲马黄河文化风景道……

近年来,阿坝州结合各旅游通道的资源禀赋,先后建成了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大道、雅克草原风光大道、红叶大道等11条景观大道,阿坝州交旅融合的效应不断凸显,游客行游选择面、舒适度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描绘美好新蓝图,阿坝州还紧扣全域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主线,围绕提振舒适基数、提高安全系数、提升放心指数三个方面,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全覆盖式开展全域旅游环境整治工作。

当前,放眼阿坝大地,处处都是环保的“战场”、攻坚的“前线”。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大力整治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市场环境,重拳出击、打击乱象,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干部职工身体力行,带头走街串巷、走村入户捡拾垃圾、打扫卫生,致力于让各族群众和各方游客进出放心、游玩舒心、居住安心。

干净之上才有风景。翻开阿坝旅游地图,若尔盖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让人流连忘返;达古冰川的神韵和浪漫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大渡河畔的农家小院吸引无数人体验乡愁、回归本真……从“一时美”到“持续美”,高原美景、特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良好发展态势。

处处是景点,全域皆旅游。如今,在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阿坝州已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特色经济体系。借势发力,大美阿坝正快速驶入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来源:《兴安日报》


作者:

魅力兴安客户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