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12日,在建院71周年纪念日之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办了“人艺之友日”,以精心组织策划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回馈观众的支持与热爱。邀请观众走进人艺,在剧场内外,舞台上下,一同参与艺术活动,共享剧场空间,共创戏剧记忆。通过此次活动,北京人艺积极探索演出新业态,尝试拓展新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艺生活新服务。
建院七十一周年,创新举措回馈“人艺之友”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伊始,便确立了“艺术为人民”的核心理念。七十一年来,北京人艺在艺术创作上始终坚持“与观众共同创造”,将每一位支持、关心北京人艺的观众,都称为“人艺之友”。在建院七十一周年之际,为了回馈陪伴人艺成长、见证人艺历史的观众,北京人艺首次推出“人艺之友日”主题活动。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表示,为期两天的“人艺之友日”活动,旨在与广大人艺观众近距离接触,让观众重新认识人艺,全面了解人艺,走进剧院、走近戏剧,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到人艺在建院71周年之际有了新的开始。
五剧场同时开放,打造艺术新空间
此次活动还是一次打造艺术空间、建立艺术生态的新尝试。目前北京人艺拥有首都剧场、曹禺剧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人艺小剧场、菊隐剧场五座剧场,已经形成了多剧场运营的演艺新格局。在“人艺之友日”活动期间不仅首次实现五剧场同时开放,打通了不同功能定位的演艺空间,也同时将戏剧大道、首都剧场休息厅、北京人艺戏剧书店、戏剧博物馆、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前广场、大厅、戏剧沙龙及四合院咖啡厅等八个非演出空间进行联通,在剧场内外形成交互场所,多维空间融合,激发空间优势,让观众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不同空间带来的文化生活体验。
“戏剧大道”以北京人艺建院71周年的时间脉络为主线,展出200余幅剧目海报,生动再现北京人艺舞台艺术发展的历史成就。
“台前幕后”摄影作品展览,摄影艺术家们多年来深入台前幕后记录下的、舞台之外的鲜活瞬间,都在展览中为观众呈现。
“亦师亦友 携手同行——北京人艺与观众”小型特展,与观众分享这份独特的、舞台上下、剧院与观众之间的珍贵情谊。
四大版块十二项主题活动,实现观众参与和互动
本次“人艺之友日”的“戏剧市集”,有20余家品牌入驻,现场售卖各类文创产品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广场主舞台,“戏剧快闪”活动现场,北京人艺的青年演员和来自学校、社区的“人艺之友”们分别演出了精彩话剧片段
菊隐剧场,“戏剧快闪”活动现场,金宝街北戏剧公社在现场进行话剧演出
四合院咖啡厅内,全天循环播放人艺戏剧影像
此次 “人艺之友日”活动包含“戏剧记忆”“戏剧市集”“戏剧互动”“戏剧课堂”四大版块。共有小型特展、戏剧快闪、群众演出、艺术家创作分享会、音效互动讲座、道具制作体验、文创市集、互动游戏、集章打卡、影像放映、博物馆参观、公益场演出等12项主题活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是北京人艺基于自身剧场资源、艺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一次全新探索,更加强调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
曹禺剧场,在濮存昕创作分享会现场,他向观众分享了自己作为演员与导演的感悟与思考
曹禺剧场,何冰创作分享会现场,从小剧场话剧《赵氏孤儿》的排演出发,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心得
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我爱桃花》剧组创作分享会现场,导演杨佳音与青年演员王卓达、陆璐、赵正添向观众分享了自己在排演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戏剧沙龙内,“戏剧课堂”活动现场,“声声入耳”——舞台音效及现场拟声互动讲座进行中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戏剧沙龙内,“戏剧课堂”活动现场,“以假乱真”——舞台道具制作体验坊邀请观众现场进行道具制作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戏剧课堂”活动现场,2022级北京人艺表演学员培训班学员作为志愿讲解员为观众进行院史导赏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广场,“碰词儿”活动区,观众准确说出选取台词的出处,即可获得集换章一枚
公益性演出及活动,全面推进“‘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
在开放日当中,一系列面对高校学生的公益性演出及活动也在同时开展,全面推动落实“‘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北京人艺在“大团小团手拉手——市属文艺院团与首都高校艺术社团结对共建”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等结对共建学校全程参与到开放日的活动中。同时,北京人艺也专程邀请了其他首都高校学生代表来到活动现场,全方位感受北京人艺的艺术氛围,让青春与艺术碰撞出火花。
6月12日当晚,面向高校学生的《玩家》公益场演出将在首都剧场拉开大幕,近千名高校学生走入剧场。这是北京人艺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推进“大戏看北京”优质剧目进高校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不仅要将优质戏剧文化送到校园,同时也以公益场的形式让更多学生可以走进剧场,持续推动艺术与高校深度融合,促进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
6月12日,在北京人艺建院71周年纪念日之际,“人艺之友日”将继续为现场观众带来惊喜,敬请期待。
(摄影:李春光、李洪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