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生力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于漪说“校长是培养教师的第一责任人。”
十一中教育集团的崔楚民校长是如何担当这份责任的呢?
反思+批阅——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名师的进阶之路。十一中教育集团校的青年教师们每周都要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篇教学反思都有崔校长的亲笔批阅。
一篇篇反思,记录着老师们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得失;一次次批阅,传递着崔校长的教育智慧和对青年教师的期望。反思+批阅,像微风拂动一簇树叶,撼动了教师的心灵,激发了教师成长的自主性。
听课+评课——教师成长的“导航器”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听评课是校长了解教学状态、掌握教学质量、把握教育方向、思考管理细节的重要手段。本学期,崔校长共听课95节。通过进班听课,观察和收集不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绝活,捕捉和品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与创意,揣摩和总结不同教师的个性与风格。感受着老师们的意气风发、渊博才学,感动于学生的点滴成长、细微进步。对青年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更是崔校长关注的焦点。他走进每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详细记录,及时评注、细致点评,给青年教师引方向、给方法。
每一次对话,教师们都能获得肯定与激励。每一次探讨,老师们都能从中得到启迪和领悟。听课+评课,像汪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航向,引领了课堂教学的品味。
座谈+解惑——教师成长的“保护伞”
为让青年教师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崔校长多次与青年教师座谈,倾听“新”声,解成长之惑。新教师们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个人生活方面的困惑、疑虑、感受。崔校长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逐一答疑解惑。为这些怀揣梦想、积极向上的萌新们献计支招、铺路搭台。
疑虑的消除,使青年教师获得了底气和心气;困惑的解决,使青年教师拥有了前行的力量。座谈+解惑,像风雨中的那把大伞,呵护了教师的教育梦想,捍卫了教师的职业尊严。
今日,小荷才露尖尖角,为你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来日,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风雨兼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