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非遗”文化、用“绿水青山”带动乡村旅游,《乡村一定行》探索综艺新表达、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8月10日,作为“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乡村振兴主题节目《乡村一定行》在快手平台开播。节目聚焦乡村现状和乡村面貌,将推广乡村好物、点亮乡村名片、展示本土风情作为创新点,将乡村振兴与综艺内容相融合,以纪实手法和综艺表达向观众展现独具魅力的宝藏乡村。
节目中,王栎鑫、陆虎、张远、王铮亮、任子威、姚政、金博洋担任“美好乡村发现官”,将赴湖南省永顺县、湖南省花垣县、云南省金平县、云南省麻栗坡、贵州省雷山县、贵州省普安县6个风格迥异的乡村,在特色体验中铺开美好乡村的广阔图景。
拓展新体验,沉浸领略乡村之美
《乡村一定行》是短视频直播平台对乡村振兴的又一次创新探索。节目首期,四位“乡村美好发现官”前往湖南省永顺县的芙蓉镇与双凤村,与“乡村代言人”共同完成乡村特色体验。
在嘉宾们依次完成挑战任务的过程中,永顺县的乡土风情也被逐一解锁并展示。
在芙蓉镇摆手堂,嘉宾跟随节拍体验土家族祭祀舞蹈;打卡当地具有芙蓉镇美食名片的米豆腐店,学习传统和创新米豆腐的制作过程;在竹编非遗传承人胡绍益的指导下,体验竹编的编织手法;来到芙蓉镇大瀑布,领略”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的震撼美景。
嘉宾们还去到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双凤村,沉浸体验古老的毛古斯舞,品尝土家族最具特色的火堂腊肉……在一系列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之旅中,节目带观众领略了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文化和乡村经济的新活力。
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节目还深度聚焦各地乡村振兴的励志人物故事:返乡创业为村民销售一千斤腊肉的十八洞村大学生“网红”、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芙蓉镇客栈瞿掌柜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乡村代言人”的故事依次展开,侧写着当下中国新农村独具人文特色的乡村风貌。
探索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加把劲”
《乡村一定行》通过综艺形式传递乡村风情、非遗文创和民族手工,提升着公众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多维度助力乡村发展。
据了解,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之一,快手不仅通过创新场景助力乡村发展,还致力于乡村人才的培养。2022年,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印发了《2022-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方案》的通知,由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及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支撑单位来推动“农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施行,打造培养乡村人才的第二课堂。
2023年,快手推出30亿流量扶持乡村创作者,启动“村播计划”“村播学堂”“幸福乡村带头人”和“村播大会”4大乡村振兴IP,通过培训指导、流量扶持、线上运营和线下活动等方式,助力乡村发展和人才培养。
通过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等多维度探索,快手平台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乡村振兴的“快手特色”。
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彭文祥看来,快手在展现社会文化新风尚、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如,发掘“非遗”的文化与市场价值、助力城市形象的传播和推广、用“绿水青山”带动乡村旅游等,多方面打造“短视频、直播+”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广电时评微信公众号